敦煌壁画揭秘河西走廊千年酒文化
【中华收藏网讯】“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酒碗一叩,信步天涯。”5月5日迎来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敦煌研究院当日从敦煌壁画和文献里梳理了古人立夏酿酒、开设酒肆、饮美酒消夏的千年河西走廊酒文化。
河西走廊素有“河西酒廊”之称,从古至今酒文化盛行。敦煌在河西最西端,作为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丝路重镇,早在魏晋时期,敦煌酿酒业已颇负盛名。
立夏后,日渐长夜愈短,店家把餐桌从室内挪到户外,整条街道都热闹起来,空气中弥散着佳肴美酿的香味。
据敦煌研究院研究人员解读,古代敦煌各类酒中,高档的是麦酒,普通的是粟酒,还有葡萄酒。酿酒的专业户中,分官酒户、寺院酒户以及众多的私人酒户。私人酒户一般采用传统的卧酒法,即将蒸煮后的麦、粟发酵,产生酒液。
敦煌壁画中反映了先进的酿酒技术。榆林窟第3窟的酿酒图采用的是蒸馏法,在酒锅上有一套方形套叠的蒸馏设备,从而大大提高了酒的浓度,得到较为纯净的酒,即烧酒。酿酒时,还以女性司炉。
唐宋时期敦煌地区饮酒渐成风气,到了岁时节令的庆典活动或喜庆之日,更是要畅饮庆贺。所以在敦煌,酒还有一项特殊的社会功能,即奖惩之用。
据敦煌文献记载,吐蕃时期的敦煌僧人龙藏先前务农种田生活拮据,改行经营酒店后便成了“小康人家”。当时,敦煌的酒肆比比皆是。
事实上,敦煌壁画中的酒肆画面从盛唐到五代均有绘制。莫高窟第146窟中描绘了五代时期的露天酒肆,多设在宽敞的原野,在花树环抱之中,人们坐在长形酒桌两边的条凳上开怀畅饮,同时还欣赏舞伎的表演。
莫高窟第12窟中还记载着晚唐时期的帐篷酒肆,即以简易的布幕帐篷搭成,更大众化,更接地气。百姓来此任意喝上一碗,称作“打碗”。此类酒肆可以随时售卖零酒,因此也叫“散酒店”。
此外,莫高窟第108窟中还有中唐时期的宅子酒肆,多为仕宦阶层来此消费,往往设在一间庑殿顶的宅子内,装修豪华,宅外设舞伎表演,宅内围坐的酒客群中还有乐队演奏。
博大精深的敦煌文化里亦记载着“立夏之夜,坐听虫鸣,举杯邀月,别有一番抒怀的风景”这样美好的古人生活日常和时令节气文化。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万象维新】迎春展拉开帷幕
- 金蛇献瑞·书香迎春 阿克陶县书画展活动火热开展
- 文化中国行丨故宫博物院携手浙江省博物馆 百余件文物演绎“一茶一世界”
- 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预展
- 墨香润兵心 书画映豪情——省军区政治工作局组织“名人名家进军营”书画展活动
- 潮起自贸港——海南画派优秀美术作品全国巡展(海口)开展
- “感恩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达州市第二届残疾人书画艺术作品展开展
- 丹青不渝 明德惟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书画小品展开幕
- “清风润心 廉洁明志”上城区职工书画展今日开幕!
- 中华同根 水墨情深——海峡两岸书画名家作品展在天水举办
- 变化中的信心,第十一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即将开幕
- 第二十届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禅意丹青”书画展开展
- 弘仁元2024秋季拍卖会拍卖预展
- 修武县教体局关工委举办“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书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