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加速文化遗产保护破解护用难题
【中华收藏网讯】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被数字化“搬”出洞窟,完成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境内长城及烽燧完成抢险加固,修复西云观壁画病害,为每个文物保护点“树碑立界”……近年来,敦煌加速文化遗产保护,全力破解文物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难题。
敦煌境内有各类文物点265个,包括古遗址209处,古墓葬25处,古建筑16处,石窟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三处。敦煌市博物馆现馆藏文物13297件(套),包括国家一级文物138件(套)。
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春生6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介绍,作为国际历史文化名城,敦煌人爱护文物的意识很高,基本没有人为破坏现象,自然风沙侵蚀是最大危害。他举例称,曾在文物普查时,在沙州城遗址看到,五年前立的水泥做的界桩,被风沙裹挟的碎砂砾打磨地已看不清碑上的字。
为了让莫高窟“延年益寿”,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2014年开始投入使用,既缩短了游客在洞窟滞留时间,减轻了洞窟长时间开放对文物保护的压力,使洞窟得以“休养生息”,同时把精美的壁画、彩塑“搬”出洞窟,让游客更好地欣赏和体验敦煌文化艺术,对文物保护和利用做了有益探索。
张春生说,文化遗产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敦煌还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为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厘清界限。此外,启动玉门关和悬泉置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目前,玉门关已建成游客服务中心、文物陈列展示中心,悬泉置遗址已完成规划。
敦煌市文物局介绍,接下来,将重点实施悬泉置遗址的保护和展示利用项目,将遗址分为甜水井烽燧、戈壁风貌、驿站遗址、悬泉水四个展示区,并建成游客服务中心和文物陈列馆,遗址中出土文物将全部展出,对外展示遗址文化故事。
据张春生介绍,目前,敦煌市境内265处文物点全部实现了树标立界和围栏保护。此外,系统修复了西云观壁画酥碱、空鼓、脱落等病害,全面修缮火神庙大殿,完成了玉门关、汉长城、悬泉置遗址监测预警体系工程,完成了沙州城遗址西北角墩展示利用工程和境内长城及烽燧抢险加固项目等文物保护工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