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工作
【中华收藏网讯】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下称《保护条例》)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重点扶持。
昆明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省会城市,有3个民族自治县,4个民族乡,2196个少数民族杂居村。目前,昆明少数民族人口已超过127万,占全市总人口18.9%。
“昆明是中国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结合特点,另外就是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昆明市文化广播电视体育局副局长李安民告诉记者。
李安民说,昆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值得保护传承,比如石林县彝族撒尼语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至今仍流传于彝族村村寨寨。
此次施行的《保护条例》提出,对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给予重点扶持。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昆明还将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队伍建设。
今后,昆明将培养和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管理、利用和研究等各类专门人才。《保护条例》规定,文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支持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通过开设相关专业或者传承班,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门人才。通过招募学员等方式,推广家族传承、师徒传承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传承人培养模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家为艺术品投资“开绿灯”
- 2025开启艺术品市场黄金时代,下一个五年,你准备好了吗?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