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文物医院今年6月9日有望首次开放
【中华收藏网讯】2018年4月27日讯,上周末,故宫对文物医院志愿者进行了第二轮面试。目前,通过遴选的25位志愿者“候选人”已进入岗前培训。昨天,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亲自为这些未来的志愿者培训授课。单霁翔介绍,故宫文物医院将采取预约参观的形式,而第一个“开放日”预计定在今年6月9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当天。

工作人员在故宫文物医院内修复字画
单霁翔介绍,过去的故宫志愿者多在单一展厅进行服务,除固定展览外,有些也涉及一些临时展览,“与常设展览相比,临时展览的服务需要不断深化讲解词,持续学习备课。”而文物医院的志愿服务较之更甚。“因为文物修复工作是一个日常性的工作,志愿讲解面对的是文物医院中23个科研实验室中修复的230类文物,这就比在一个展厅内介绍单一种类文物的内涵要扩大了许多。而新设备不断购置则涉及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要了解新技术对于文物修复的作用,就涉及到了自然科学的领域。”单霁翔表示,对文物医院志愿者的培训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让观众了解文物修复过程的科学性,让人们看到文物是怎样从‘蓬头垢面’、需要保养,恢复到健康状态的过程。”
据了解,3月15日故宫博物院官网、官方微博、“故宫宣教”微信公众号同时向公众发布了志愿者招募启事。故宫宣教部共收到有效简历871份,其中以中青年、女性、本硕学历、在职者居多。故宫文物医院在收到宣教部发来的简历后,成立了简历遴选小组,通过对简历信息的认真审读,共遴选出了75位志愿者进入到第一轮面试。至上周末,经过第二轮面试,共有25人进入岗前培训。再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后,故宫将选择18人作为文物医院的准志愿者,预计6月份就可上岗为观众提供讲解服务。
故宫文物医院成立于2016年12月29日,是目前国内面积最大、功能门类最完备、科研设施最齐全、专业人员数量最多的文物修复保护机构。如今,23个科研实验室、十余个科技修复平台已经正式运转。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中央明确提出: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艺术市场马上要井喷了!
- 艺术资产的逆袭:当传世名作成为资本新锚点
- 真品的价值将回归高位!文物局令行禁止,古董市场整治,强势出击!
- 国内银行纷纷开设艺术金融业务,全都疯狂起来了!
- 文物市场新政策:属于民间藏家的黄金时代来了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新政策加持!艺术品市场或大变天!
- 政策红利爆发:艺术品投资迎来黄金十年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光明日报:国家政府重磅扶持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几大措施让艺术品市场走向巅峰!
- 北 京最新文物艺术品交易政策来啦!推动文物艺术品交易全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