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一铁路职工自办铁路藏品馆 不乏文物级珍品
【中华收藏网讯】在唐山市启新1898文化创意产业园附近,有一个“柱子铁路藏品展览馆”。虽然刚开馆一年,却已接待了中外嘉宾、各地游客及藏友3万多人,并得到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而这个展馆,竟是当地一名普通铁路职工自费开办的,所有藏品也都是他近20年来精心收藏的铁路老物件,其中不乏一些文物级珍品。
开办这个展馆的人名叫张家柱,今年54岁,是中铁集团北京局唐山机务段的一名普通职工。自年轻时就喜欢收藏的他,从毛主席像章和红色书籍入手,2000年起,开始陆续收藏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张家柱说,这缘于他对铁路的一份感情,“我生长在唐山,深知唐山是中国铁路的发源地,我所在的唐山机务段又是中国铁路最早建成的百年机务段,作为这座城市的铁路工人,我不只有自豪,还有一份抢救铁路文物、传承铁路文化的责任感。”
于是,他开始到处搜寻与铁路相关的老物件,将所有的业余时间和生活开销之外的余钱,几乎全部用在了收藏上。经过近20年的不懈努力和积累,他的各类铁路藏品已有500余件。去年初,张家柱借用朋友的一间闲置库房,开办起“柱子铁路藏品展览馆”,于去年4月正式开展。同时,还在开滦博物馆、迷你火车城展馆分别设立了两个铁路藏品展台。
张家柱将自己的展馆布置得既丰富紧凑,又规整有序,玻璃橱窗、陈列展台及四面墙壁上,都整齐摆放和悬挂着数百件铁路老物件,大到建国后第一张全国铁路运行图,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的标牌,不同时期的手持信号灯;小到建国后使用40多年的纸板火车票、硬板站台票,铁路职工的各种证件、乘务员胸牌、列车长臂章、客车门钥匙、检票钳,乃至各铁路局客运段为列车上配备的茶杯,以及铁路职工唐山大地震日记本。500多件藏品记录和见证着中国铁路130多年的历史变迁。
在数百件展品中,不乏年代久远极富价值的历史珍品,其中包括存量无几的民国时期铁路文件、书籍、列车时刻表、铁路运行图,建国后第一任铁道部长签发的劳动模范奖状,1935年出版的《铁道年鉴》等罕见之物,都被张家柱视为“镇馆之宝”。而康德二年(1935年)满州铁道沿线各站印戳,满州铁路时期的布制袖标,民国二十年(1931年)编印出版的《铁道公报》等,更是弥足珍贵的铁路文物。
说起这些宝贝,张家柱如数家珍,“印制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的《铁道年鉴》,记录着1932年北宁、平汉、京沪、沪杭甬、陇南、陇海、正太等国有铁路的状况资料,内容涉及铁路组织、线路、车务、工务、机务、电务、警务、教育、卫生等大事记,堪称‘铁路百科全书’;50年代韶山电力机车标牌也颇具代表性和纪念意义,韶山电力机车曾是我国从建国初期到高铁时代这几十年中电力机车的领头羊兼主力军,后被和谐型电力机车所取代。”
他指着一幅绘制于民国六年(1917年)的《京汉铁路图》说,这是他去年8月到四川参加年度收藏交流大会期间,从一位沈阳藏友手中得来的。他几次找到对方表达收藏之意并商谈价格,最终不惜重金将这幅珍贵的铁路文物收入自己手中。
如今,“柱子铁路藏品展览馆”已开馆一年,展馆先后接待了前来唐山参加全国工业旅游交流大会的嘉宾,来自北京的大学生观摩团,全国各地的铁路藏品收藏专家,以及中外游客、本地市民等累计3万多人。
张家柱说,“我作为已经参加铁路工作32年的唐山人,就是想通过收藏,抢救散失在社会上的铁路文物和相关老物件,再通过展览让更多人了解中国铁路百年历史,关注中国铁路发展变化和铁路事业的飞速发展。这件事,我将一直做下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