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数千元买假古董 受骗老人称“是想送给国家”
【中华收藏网讯】有人扮演农民工,有人扮演围观的吃瓜群众,还有一只刚从工地上挖出来的文物——“玉乌龟”作为道具,这样的演出班底,再加上吃瓜群众对“玉龟”讨价还价,农民工焦急万分,急欲出手好回工地上班……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戏码在街头真的能骗到人?近日,江北区公安分局华新街派出所破获了一起利用售卖假“玉龟”进行诈骗的案件。
路遇“古董”骗局吃瓜群众帮腔造势
3月9日,家住观音桥华新街的退休老人赵某途经建新南路人行天桥时,看到人行天桥中围着几个人,一名工地民工打扮的中年男子坐在人群中央,他面前地上的红布包里,露出一只带着泥土的“玉乌龟”,一群人正围着这个“古董”议论个不停。
“这个摆摊的是打工的,是在陈家桥挖沟的时候挖出来的,他老板不晓得,如果他老板晓得了,摆摊的一分钱都得不到”,围观的另一名男子对赵某说,“有人出2000元他都没有卖”。这时,另一名围观的高个子男子主动加入了谈话,“他拿头发烧,如果烧不断,我就拿4000元买”。随后,一名围观群众自告奋勇从头上扯了几根头发,放在玉乌龟上绷着,用打火机一点,果然没有烧断。高个子男人见此情况,准备掏钱购买,可是拿出钱包一看,没有带足够的现金,“你等一下,我身上没有卡,也没有现金,我回家取钱,你一定要等我。”随后,高个子男人消失了。
真是古董?老人动了心
赵某心想,此前在电视上曾经看到过文物收藏的报道,这个“玉乌龟”也许真的是个文物,“如果真是文物,我买下来要送给国家”,退休多年但仍热心公益的赵某有点心动了。
随后,又凑过来一个男子,对赵某说“这个东西不是乌龟那么简单,背上还有很多东西,这个乌龟上还有寿字”,随后,他用验钞用的小电筒一照,果真看到了寿字。这更加坚定了赵某的设想。随后,赵某以4500元的价格买到了这只“玉乌龟”。回到家,家人得知此事后觉得蹊跷,经网上查阅类似物品,老人才发现上当受骗了,立即向江北警方报案。
接报后,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发现此作案与前不久在渝中区上清寺天桥上发生的“玉乌龟”诈骗案高度关联,警方通过调取监控视频,循线追踪,迅速锁定犯罪嫌疑人团伙。
3月22日,涉案团伙准备到江北区五里店灯饰广场再行骗术时,涉案嫌疑人刘某、陈某被江北警方一举捉获,慑于警方强大威力,涉案嫌疑人杨某、李某随后到派出所投案自首。
真相:“玉乌龟”仅值几十块
经查,无业人员刘某、陈某、杨某、李某在茶馆认识,2018年2月以来,四人在渝中区、江北区,以工地务工人员身份乔装打扮,将价值几十元的“玉乌龟”抹上泥巴后,在人流量大的人行天桥上,专挑老年人进行诈骗。有人负责扮演农民工,有人扮演围观群众做“媒子”帮腔。经查实,共在渝中区做案1起,江北做案2起,涉案金额7500元。目前,该案三人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一人监视居住。
江北警方提醒:这类骗局在全国很多地方发生过,虽大部分市民持有怀疑态度,但最终还是有人认为捡了便宜,将“玉龟”买走。而这种“玉龟”,大多是仿古工艺品,有的是树脂造,有的是树脂和玻璃合成,骗子用泥巴涂在上面,谎称刚刚出土的古董,其实成本不过几十元。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这种街头兜售“玉龟”等古董的“民工”模样的人都是装出来的,围观“帮腔”的群众很多是骗子的同伙,切莫上当受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