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亚洲艺术周:迎来转型回归稳健
【中华收藏网讯】纽约亚洲艺术周已经走过十年,目前其内容更具包容,除中国艺术继续成为重点之外,东南亚艺术、南亚艺术也逐渐成为亮点,还有一些跨区域的艺术主题譬如佛教艺术更是亚洲艺术周的焦点。而从市场行情来看,纽约佳士得、苏富比(微博)在亚洲艺术周期间的“亚洲艺术专拍”无疑是全球亚洲艺术品行情的“风向标”。
18年的纽约亚洲春拍整体情况保持稳定,但是无论是佳士得还是苏富比,成交率有所降低,而在成交额上佳士得同比增长了1倍多,苏富比则同比降低17%,显示出纽约亚洲艺术品的拍卖与拍品资源之间的紧密关系。
苏富比和佳士得近三年纽约亚洲艺术周中国书画专场信息
具体而言,2018年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与2017年相比没有挑大梁的作品,譬如2016年有1件作品成交过百万美元,2017年朱耷《花鸟鱼果图》的成交价甚至超过了三百万美元,2018年全场最高价仅为十余万美元。由于国内拍卖公司的竞争以及这些公司在香港地区的拍卖活动,已经让更多的海外中国艺术品资源流向了中国或者中国香港的市场,因此像2017年那样单场出现25件过十万美元作品的情形或许在纽约已成为历史。
佳士得的亚洲艺术品拍卖过去不是它的强项,与苏富比落差挺大,只是近年来通过像“安思远专场”等大有迎头赶上的态势。2018年佳士得“亚洲艺术专场”成交额提升幅度较大,是近三年以来成交额最高的一次。但是佳士得整场成交没有单件超百万的,有23件拍品超十万美元。对拍品质量的把控以及增加近现代内容,无疑是佳士得调整的重心,而即便如此也不能改变亚洲市场对亚洲艺术品逐渐增强的话语权和市场牵引力。
2018年最引人关注的是《十六应真图》,其作者不详,但有赵孟頫、王季迁两人的藏印,流传尚属有序。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上拍,成交价为258.4万港元(按现汇率折合33万美元),现成交价为85万美元,年回报率约为3.56%,该数据普遍低于亚洲地区同类作品的平均回报率。
无论是纽约亚洲艺术周还是纽约亚洲艺术品拍卖,在客观上都受到了目前亚洲艺术品市场的竞争与影响,尤其是近年来如何积极调整已经成为了其中的关键。譬如苏富比、佳士得曾经都有放弃纽约的亚洲艺术品拍卖业务的说法,但是由于老藏家对拍卖地的指定以及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大幅度减税政策推出,让部分的亚洲艺术品资源仍青睐于纽约市场,而纽约亚洲艺术周的策略调整则是扩大为“亚洲”的全域,不再过多依赖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资源,从18年的效果来看已经出现了相对积极的成效。
本文数据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徐馨(AMRC艺术市场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