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与天然钻石,你的选择是?
【中华收藏网讯】钻石市场长久以来相对稳定,占据绝大市场份额的戴比尔斯公司对整条产业链有着严格的把控,如今,这种垄断局面可能不会持续太久了,天然钻石面临的威胁正是人工合成钻石。
人工合成钻石现状
人工合成钻石已不是新的概念,早在1950年科学家就在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颗宝石级钻石,然而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并不能普及。在此之前,人工合成钻石更多的被称为合成金刚石,因为工业上已经可以大量生产小颗粒金刚石,利用其高硬度在勘探、加工等方面做出贡献。
但近年来科技的进步使得制造出宝石级钻石变得不再困难。EMEA金属主管Menno Sanderse表示:“2015年一家公司在300小时内,制造出了一颗10克拉VS1净度E色级的宝石级抛光钻石。”即使是经验丰富的鉴定师也很难凭肉眼区分天然钻石与人工合成钻石,借助现代鉴定仪器可以进行识别。
现状分析|关于快速检测钻石仪器的那些事
据Morgan Stanley评估,目前人工合成钻石每克拉成本与天然开采相差无几,二者分别为$343和$367;但相比天然钻石,消费者购买人工合成钻石可以少花费30%~40%,这是因为在销售层面,人工合成钻石生产商之间相互独立,而传统钻石在供应、分销、营销与定价方面高度整合与协调。这些人工合成钻石生产商必须为了市场份额相互竞争。
天然钻石的应变策略
根据Morgan Stanley的数据显示,实验室制造的钻石占全球毛坯钻石销售额微不足道的1%,但到了2020年其份额可能会扩大到7.5%~15%。2017年4月,施华洛世奇推出了一系列“Created Diamond”,随着更多知名品牌开始选择人工合成钻石,这一份额占比只会加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钻石行业对市场营销的投入力度很小,相比一些领先奢侈品牌营销预算占收入的10%,在20世纪90年代钻石行业的巅峰期营销预算也只有5%,目前已经至1%。可能是长时间的垄断在营销方面无需投入太多,但在人工合成钻石的冲击下,增强市场营销是必要的。也许在那句经典的“A diamond is forever。”之后,人们将会再次见到钻石的营销手段。
消费者的选择
对于不同的消费者来说,人工合成钻石价格更便宜,天然钻石代表稀有性,对于佩戴需求的人而言,人工合成钻石是个不错的选择,而出于收藏目的消费者则可以选择更保值的稀有天然钻石。如今许多年轻消费者不仅愿意接受天然钻石的替代品,也更倾向对环境影响小以及社会性高的人工合成钻石,毕竟传统开采钻石会影响到环境众所周知,而电影《血钻》则更是将开采钻石背后的黑暗呈现出来,在伦理这一方面似乎人工合成钻石更有优势。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