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2018:广州当代艺术的春天?

发布日期:2018-04-10    来源:雅昌艺术网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620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2018年,广州有个不错的开局。

春节的热闹刚过,广州各个艺术机构就结束了沉寂期变得繁忙起来。3月份,广州各类艺术展览应接不暇,粗略统计这个月有超过20个新展开幕,其中仅317日一天就有5个展览同时亮相,媒体和捧场的朋友们都跑断了腿。

不仅展览数量比去年同期翻了一倍,展览的内容和层次也比以往更加丰富。艺术家从国际的、外地的到本地的,从知名的到新锐的,作品类型从绘画到影像到装置均有涉及,构成了一个立体的、不同面向的展览业态。

2018年3月广州新开展览统计(不完全).png 

20183月广州新开展览统计(不完全)

另外,位于广州地标之一东塔,宣称全球第四座的K11购物艺术中心踩着3月的尾巴也开业了,在数次延迟开业吊足了大家胃口之后,终于显露真容。毫无意外,开业当天,K11人流涌动,花式“打卡”照刷爆朋友圈。

这样的繁荣是否意味着广州当代艺术的春天来了?

官方、民间加商业打开广州艺术生态新局面?

前不久的一次学术对谈会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前广东美术馆馆长和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针对北京、上海、武汉和广州四地的艺术生态谈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北京存在着两股非常明显的势力,官方的和民间的力量都相当强大,且彼此可以共存。上海的官方和民间都朝着一种非常热闹的方向发展,两方都在做一些非常宏大的、吸人眼球的活动。武汉的官方、民间、学院形成了一个聚合的力量,对当代艺术有着非常有作为的支持。

但是,广州的艺术生态有些特殊。在这里,官方的影响力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民间的独立力量相对比较松散,没有形成一个更为综合的生态,而且艺术市场、资本对当代艺术缺乏强有力的支持。

这个论断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近几年,不仅经济上常有人喊“广州将要跌出一线城市”,文化艺术上,也时常有“广州边缘化”的这种论调。在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看来,这种说法“有点过头了”,“广州的实力依然雄厚”。

王绍强认为,广州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有深厚积淀的古城,在经济、文化交流上自有一套成熟的体系。但正因为传统深厚,长久以来养成了一种习惯,虽然获取信息早,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反而显得有些慢,比不上一个轻资产无负担的新兴城市。但是慢归慢,广州是个包容的城市,对新事物并不排斥,也不代表做不好。

“未来广州会继续扮演整个华南地区文化中心的角色,这是可以肯定的,从国家战略来说珠三角是一个大湾区,在整个城市群里广州一定有它独特的身份,比如香港肯定是国际的金融中心,深圳可能是国际的创新中心,广州就是这个地方的文化中心。”王绍强说道。

这个判断主要基于两个原因,广州有50多所高校,有华南地区很重要的艺术学院,包括广美、华师、广大、华工等等,有一个很成熟的教育体系,有大量的艺术从业者,其它城市难以比拟。另外,多年积累下来,广州是很多艺术家和艺术收藏家的聚集地,也有一些很早开创的艺术博览会。

学院构成了一支至为重要的官方力量,其中,广州美术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最重要的两个基地做了相当多的工作。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胡斌除了关注广美与20世纪美术的研究,学院前沿状态,以及广东与珠三角、东南亚乃至西方的关系也是他关注的重点。在对当代艺术生态的介入方面,他希望不只局限在美术馆本身,而要将视野放宽至整个珠三角甚至更大的范围,通盘考虑,动用所有资源来推动。

压力感、紧迫感还是会有的,尤其对广东美术馆来说,它不仅是广州乃至广东的艺术标地,还有带动、引领其它机构发展的义务,王绍强深感责任重大,“所以最近广州确确实实是挺努力的,从官方到民间到商业体,都为艺术做很多工作。”

3月份,广东美术馆有6个新展开幕,传统书法、国画,对水墨、当代艺术的探索和研究,与国外艺术家的交流均有涵盖。“这是广东美术馆既定的学术路线,包括对当代艺术、广东近现代美术、影像的研究,对青年艺术家的扶持计划等等,每个展览的系列都很清晰,而且在扎扎实实地逐步推进。”王绍强表示。

作为民营美术馆中的翘楚,广东时代美术馆也在做一些扎实的工作。3月份开幕的展览“奥马尔·法斯特:看不见的手”结结实实投入了100万,策展人亲自担任其中一部VR作品的制片人,请专业的演员在广州实地拍摄。为了让观众能更直接地体验作品,馆方还把展览现场复现成居民区的样子,同时根据作品的不同部分复原了酒店、医院走廊的场景。

广东时代美术馆重新布置的展厅现场广东时代美术馆重新布置的展厅现场

不过,让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感到心塞的是,竟有观众因为展览现场布置遮盖了馆内原来高大上的拍照“圣地”,而一眼不看作品内容要求退票。

“可见,广州很多观众对当代艺术展览是没有概念的。”赵趄感叹道,“很多‘旅游宝典’都是告诉你什么地方拍照好看,而不是让你去探寻一个地方的文化,人们从以前的‘物质动物’变成了‘视觉动物’。因此需要更多机构,更多展览,更多传播让他们知道艺术展览是生活中蛮重要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拍照,还可以了解内容。”

广州K11的开业也许多了一条让普通民众接触、了解当代艺术的途径。K11品牌创始人香港珠宝大王郑裕彤长孙郑志刚创造性地提出艺术加商业的“博物馆零售”模式,在拉动消费的同时也推广了艺术。从一开始,郑志刚就将目标消费人群锁定在年轻潮人上,“25岁至45岁的时尚上班族、潮人,就是我们想要的客人。现在,他们正是我们的VIP。”郑志刚曾对媒体说。在不久的将来,正是这群人构成欣赏、消费、乃至收藏艺术的主力人群。

官方机构、民营机构、艺术商业等元素都已具备,也都立足各自的定位不断努力,多方“互相补充、共同繁荣”是赵趄的愿望,应该也是所有关注广州当代艺术的人共同的愿望,也许,未来,广州的艺术生态会有一个新局面。

“艺术月”能否聚合广州艺术力量?

3月是香港的“艺术月”,这其中,香港巴塞尔又是最受瞩目的盛事,以这场艺博会为圆心,短短一周,两场艺博会,几十个艺术展,几十个论坛,高密度地覆盖在中环、湾仔、九龙等地区。艺术,同时带动了香港的旅游和消费。

广州的3月应该说也在这场盛事的辐射圈内,这些艺术机构不约而同在此时推出展览,也有搭上这趟快车的意图。

借着这股东风,深圳与广州的八家机构,镜花园、广东时代美术馆、录像局、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设计互联|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华·美术馆、OCAT深圳馆、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共同发起了“广东艺术行”两天一夜的访问行程,参与者可以集中体验深广两地当代视觉文化,并可以与相关机构的同仁们亲面交流,活动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

广深两地艺术力量的联动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深圳有市场和藏家,但缺少艺术家,广州有学校和艺术家,但藏家群体有缺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里看,两地刚好形成互补。

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地区的升级版叫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已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20183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王绍强有意打造一个广州或者广东的“艺术月”,他也认为广州的艺术机构有点过于分散,各自做各自的事很难形成一种合力。因此,王绍强准备借助今年12月重启广州当代艺术三年展的契机联动广州的艺术机构共同发声,并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向外推广。

“上海有西岸博览会、021艺术博览会,这种大型的联动会使整个城区发生艺术事件,变成一个城市文化的力量。北京有正在组织的画廊周,把民间的力量团结起来。深圳文博会也在挺努力地做好,而且开局还不错。对于广东省,特别是广州如何联动起来,我们有一个想法,就是每年有一个事情要发生,它要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可以大馆带小馆,大展览带小展览,在整个城区里面一起推出来,这样大家可以形成一种合力。同时发生这种做法在国际上并不罕见,比如威尼斯双年展,它不只是一个展览,而是一群展览。所以我们现在想借助广州三年展的契机,联动大家一起来做这个事。而且12月份是广州最好的季节,不热也不冷,这个季节做艺术特别好。”

广东美术馆“王璜生:边界/空间”展览现场广东美术馆“王璜生:边界/空间”展览现场

的确,如果梳理一下一年中的艺术城市焦点,会发现一个规律。三月是香港,四五月是北京,六七月是欧洲,1011月是上海,广州如果能在12月成为艺术界关注的焦点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在王绍强的规划中,不仅传统的画廊、美术馆可以参与这个“艺术月”,K11、正佳广场、太古汇这些与艺术有些关联的商场,甚至一些旅游景点都可纳入进来。

4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此举使得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更为紧密。以“艺术月”提升广州的文化影响力,进而带动整个城市的文化、商业、旅游和消费正是王绍强所期望的事。

同时,这样的一个“联合体”还可以促进水平较高的展览呈现给民众,“不是每个艺术空间和商业体都懂得做艺术,它有这个意愿但未必有实力或经验来做好。学术是很严肃的事,我们希望通过这样一个组织帮助他们或是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广州当代艺术离春天还有多远?

虽然活动纷繁,但著名美术史家、艺术评论家皮道坚认为,“广州当代艺术的春天还没有来。”他强调,“春天”到来的标志是广州有一批人收藏当代艺术。“这个不光是对他们个人,对整个社会良性的推动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而目前,广州没有这样的收藏家,艺术家的创作只能自生自灭。与北京、上海完善的大、中、小藏家体系相比,绝大部分广州的中产阶级并不懂得当代艺术的价值,更没有收藏的意识,大藏家则更为稀缺,这正是广州与北京、上海两地最大的差异。

一般认为,广州人的“务实精神”既为他们积累了大量财富,又使他们在文化、艺术这类赚不到钱、看不到好处的事情上不甚热衷。而一个良好的艺术生态离不开藏家这一环,说到底,艺术家是生产者,藏家是消费者,只有这两者都具备才能让“艺术圈”真正闭合为“圈”。

培养收藏群体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赵趄透露,包括时代美术馆在内的一些机构正在筹备广州的“藏家俱乐部”,本来画廊的创办人陈侗,33当代艺术中心的馆长刘奕都在行动中。“本来想通过‘五行会’来做这个事情,但讨论了一下觉得有问题,‘五行会’是非营利机构,主要集中在每年的筹款晚宴,如果我们再做俱乐部,必然带来更多理解上的误解,所以还是各自单独做。通过活动,传播,聚在一起分享,从而培养广州越来越多的藏家。”

“五行会”全称“广州五行非营利艺术机构联合会”,2016年年初,由陈侗牵头,广东时代美术馆馆长赵趄响应,广东时代美术馆、博尔赫斯书店艺术机构、录像局、黄边站以及观察社组成。“五行会”每年举办一次筹款作品义卖,作品通过各成员机构征集而来,以“五行会”名义进行线上和现场义卖。义卖所得款项在扣除义卖运作成本后,将按照之前约定的分配比例分配。

“五行会”可以看作机构的“抱团取暧”,但最根本的支持还是应该来自藏家,在这个方面,广州各艺术从业者仍任重道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