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表浮现穿孔石器 专家认定系早期人类乐器
【中华收藏网讯】由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组织的鉴定专家组9日正式对外发布意见指出,在长白山池南区锦江河口处采集到的穿孔石器被命名为“长白山石磬”,系长白山早期人类击打乐器。这一发现,对保护、传承、挖掘、研究长白山历史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2014年,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张福有在长白山南坡调查松花江上游历史文化资源时,于长白山池南区女真祖源之地的讷殷古城附近发现一件旧石器时代的石制手斧,经鉴定,距今约有5万年。
2016年,张福有与长白山池南区委书记曹树清又一次来到讷殷古城附近的石制手斧发现地,采集到一块穿孔石器。他们认为,该石器表面有磨制痕迹,应是人工所为,不是自然形成,很有可能是古代时期的石器。
经过对古城周边地区的寻找调查,二人在长白山池南区讷殷古城内发现大量石碓,并在此采集到了2-5号“长白山石磬”。
“之所以认为它是石磬,主要原因是它表面有打击和悬挂的痕迹,在《全唐文》中曾有这样的记载:石磬长悬,洪钟不著。说明石磬在古代即有悬挂和打击的使用特征。”张福有说。
日前,长白山管委会池南区组织权威专家对这些采集自该区讷殷古城附近的穿孔石器进行鉴定。
专家组通过讨论评鉴形成统一意见,一致认为:长白山石磬1号,是长白山早期人类击打乐器,从结构、形态到音色,符合石磬的形态和敲击产生悦耳共鸣的基本特征。长白山石磬2号、3号、4号、5号,推测为“长白山石磬”的早期形态,可能用于在祭祀、乐舞活动中击打节奏。也不排除其他功用。
专家组表示,长白山石磬的发现,为研究石磬的起源及萨满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见证,对研究长白山历史、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长白山讷殷部落研究专家程伟光表示,能够在长白山池南区采集到这些穿孔石器绝非偶然。“这个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女真民族的聚居处,人口最多时达到十万人。我认为长白山石磬应是当时女真民族的萨满教在祭祀时使用到的一种乐器。”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