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一处国家级文物凋败无人管 胜迹几近坍塌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有市民致电12345市长热线,反映城区卧龙岗武侯祠对面的龙角塔周边的空地被人种上了蔬菜,附近居民还向菜地泼洒粪便污水。此外,由于年久失修,无人看管,作为武侯祠重要组成部分的龙角塔已是破败不堪,几近坍塌。针对市民反映的情况,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胜迹龙角塔凋败无人问
4月5日是清明节,记者来到龙角塔下,几位来自福建的游客正在塔下献花,以此祭祀诸葛亮。他们对记者说:“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的躬耕地,而龙角塔正是卧龙岗的‘龙头’,这是一片神奇的地方。”但是对于龙角塔的破败以及周围杂乱无序的环境,这几位游客不住地叹息和摇头:“真希望南阳有关部门能早日修缮龙角塔,我们每年都到此塔献花,希望明年能看到一个修葺一新的龙角塔。”
当天,阴雨纷纷,气温骤降,来塔下祭祀、祈福的游客仍络绎不绝,他们无不为龙角塔的现状表示担忧。记者走近龙角塔,发现塔顶长出了一米多长的树苗,塔顶的龙钟全部破损,塔身优美的砖雕已经开始脱落,上面长出了很多荒草,1至3级塔身已经被人用水泥砖砌盖包围。
记者还发现龙角塔的塔身已经出现了裂纹,在附近居住的柏先生告诉记者:“2006年,南阳市博物馆(即武侯祠的管理部门)为了防止龙角塔坍塌,用水泥砖在1至3级塔身修砌了一个基座,算是勉强止住了龙角塔的倾斜。”
龙角塔周围脏乱不堪,居民用麻绳、破布、电线等在附近空地圈地种菜。从龙角塔向岗下望去,卧龙岗被分割成数十个方田,十分凌乱。当天,在此种菜的居民挑着动物粪便,向菜地里泼洒,粪便的恶臭乘着风势弥漫在空气中,让人无法忍受。
记者查阅有关资料得知,龙角塔原本一共有两座,分别矗立在卧龙岗上,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当时的南阳知府顾嘉蘅发动乡绅大户,捐资在诸葛亮的躬耕处建造了两座七级砖塔,以此缅怀诸葛亮,镇邪祈福,保南阳远离灾害。当时,两座砖塔与诸葛草庐紧紧相依,与王府山遥遥相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壮阔景观。另一座砖塔早已随着时代的变迁,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仅留的这座龙角塔是南阳城区仅存的一座砖塔。
相关办事处推诿有说辞
4月8日,记者就此事采访了南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晓刚(微博),他对记者说:“龙角塔是卧龙岗武侯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国家级文物,也是诸葛亮躬耕南阳的历史佐证。我们博物馆只负责管理武侯祠院内的文物和设施,院墙外的文物不属我们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应该由卧龙区有关部门管理。”张晓刚还向记者透露,他们为了防止龙角塔坍塌,于2006年对龙角塔进行过修缮。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卧龙区武侯街道办事处于3月19日在龙角塔附近的树上张贴了一张通告,通告明确说明:在龙角塔周边种菜的附近居民,限三日内自行铲除所种蔬菜,逾期不行动者,有关部门将强行予以销毁。但是20天过去了,龙角塔周边仍种满了蔬菜。4月8日,记者来到卧龙区武侯街道办事处,该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龙角塔附近区域不属于我们武侯街道办事处管辖,应该由卧龙岗街道办事处管理。”
记者随后和卧龙岗街道办事处有关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龙角塔及其附近区域历来都是武侯街道的管辖范围,相关费用的收取都是由他们来执行。”
对于此事,本报将继续予以关注。
对于本报所刊登的报道,市长热线受理中心将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调查处理,相关部门须在10个工作日内向市长热线受理中心及本报报送情况反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