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挑选“精”中求精
【中华收藏网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对奇石产生了兴趣,已有不少爱好者加入了奇石收藏队伍。奇石散发出一种自然的美感,许多文人雅士都与奇石结下不解之缘。其实,赏石文化由来已久,特别是近年来奇石收藏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二十多年前的数十、数百元到如今动辄上万、上百万元,这样的“石头”新闻时有耳闻,也牵动着每位奇石爱好者的神经。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石种有灵璧石、戈壁石、太湖石、大化石等,它们的市场认可度比较高,其相应的市场价也较高。
奇石收藏存在地域认知和地方情结,南北方对于石种的偏爱有所不同。相对来说,南方人倾向于水石,北方人更喜爱戈壁石,这种差异也会影响到奇石在各地的价格。
有一位奇石收藏者说道,奇石是一种文化,是人们寓情于物的载体,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品性意境,藏家与石头能产生互动和共鸣,至于价格如何,赏识者自有最终的发言权。赏藏者看重的是奇石本身蕴藏的艺术美感和文化气韵,因而奇石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包含了感情因素,真正喜欢并想拥有奇石的人,愿意出高价购买。
奇石怎么定价,除了要从质、形、色、纹多方面衡量石头本身的价值外,还要看个人喜欢的程度以及各自的眼光。只要符合买家的心理预期,价格都是合理的。同样是一块石头,既有石农价、石商价、藏友价等,又有市场价、友情价、捡漏价和大头价等,此外,不同地域、不同认知度对石头的价格都存在一定的影响。
与此同时,在奇石馆里还有各式各样的底座出售,根据材质的不同,价格也不一样,一般为红木底座,拳头大小的底座大约在两三百元左右,再大的要成千上万元。尽管价格不便宜,但为了衬托主体、美饰装点、平衡重心、协调色彩等,人们通常都会配置相应的奇石底座。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奇石收藏市场不断升温,市场上也出现一些不法商贩用人造品冒充天然石蒙骗消费者的现象。一般是刻意模仿天然奇石的特征,在平淡无奇或有缺陷的石块上,采用现代加工技术来进行人工处理,通过改变石头的形状和颜色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使其身价倍增。
对此,相关专家提醒爱好者,在收藏奇石的时候,一要看外表。奇石在千百年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一个风化层,行话叫作“皮”。如果“皮”受到损坏,可以毫无疑问地认为这块石头上有人工痕迹。二要看颜色。有些人会用有色染料浸泡、高温增色和酸洗褪色,鉴别的方法也简单,只需用沸水冲刷、浸泡,就会发现其色泽发生变化。
奇石贵在体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魅力,因而收藏时非常讲究“天然”。在保证“天然”的前提下,还要精中选精,追逐极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品种和数量。只有精品才有更大的传承性,才更有保值增值的潜力。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