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种老”和“种嫩”指的是什么
【中华收藏网讯】翡翠不同的“种”是业内对各色翡翠的质地与透明程度的一种特定称谓。按传统的方法分类,翡翠的种只有三个,即“老种”、“新种”与“新老种”最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老种质地细腻、透明度高,新种质地相对粗糙且透明度较低,而新老种的质地与透明度均介于老种与新种之间。在网络上大家最多说两个词说“种老”和“种嫩”。“种老”也就是肉的质地细腻、透明度高,而“种嫩”质地相对粗糙且透明度较低。
这是一块“种老”的黑乌砂皮翡翠原石这是一块“种老”的黑乌砂皮翡翠原石
翡翠的“种水”其实是指翡翠的质地与透明度的总称。“种”和“水”是评价翡翠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自古就有“外行看色,内行看种”的说法,在挑选翡翠的时候,我们不要怕翡翠有没有色,要看种怎么样。“种”和“水”作为评价翡翠优劣的最重要标志,其重要性高过于它的颜色。我们在挑选翡翠的时候,首先考虑“种水”,然后考虑颜色。作一个比喻,翡翠的种代表质地,就好像是翡翠质量的基础,而颜色是建立在翡翠质量上的高层建筑,评价翡翠的时候当然要先考虑到基础的好坏,才能进一步地考虑锦上添花的颜色。当然,这样的说法并不是说颜色不重要,而是只有绿色而种水很差的翡翠给人一种干巴巴的感觉,缺少灵性,更找不出文化的感觉。因此有种的翡翠不仅可使颜色浅的翡翠显得温润晶莹,更使绿色均匀、饱满的翡翠水灵明澈、充满灵气。所以,只有具备了好的基础才可以称为真正优质的翡翠,种好才是最根本的。
这是一块莫西撒的赌石,典型的“种嫩”这是一块莫西撒的赌石,典型的“种嫩”
种分好的翡翠即使没有颜色,也能以质地细腻、致密、纯净为特征。质地美在我国历史上是最早被认定的,汉以前重视质地美,孔子提出的玉德美多数是对玉的质地特征进行拟人化的思维结果。古称:“美玉无瑕”表明玉是质地细腻、纯净、无暇之美。可概括如下:
1、“坚缜细腻”之美。玉料质地坚硬缜密,细致而滋润,细粒致密岩石经磨蚀后表面显滑润。故称,“坚缜细腻”之美。此处之坚硬是将玉与彩石比较的结果。
2、“温润以泽”之美。翠料原石呈致密块状,表面为矿物的断口显强油脂光泽,加上磨蚀成光滑曲面,故呈“温润以泽”之美。
3、“无瑕之美”。狭义定义的翡翠由单矿物硬玉组成,无杂质,故显“美玉无瑕”之美。
玉质美除与粒度大小均匀度有关外,也与透明度和抛光性质有直接关系。即质地越细腻,透明度越高,抛光性越好,表面反光性也越强,既增加了翠的美感,又提高了翠的品质。
诚然,虽然是首德次符,但如果可以德符兼而得之就最好不过了。因此老坑满绿玻璃种一定是最顶级的珍品。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