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读叶浅予先生速写有感:有文化担当的大家

发布日期:2018-03-30    来源:美术报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946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浅予先生进一步说:比如京曲风格相近,但实有差别,马连良和周信芳做派又各有不同,一举手一投足,各异其趣,如果不懂得这之间的分寸差别,便画不出各自独有的风采和情趣。

巧了!初八那天我理书时,不知怎地见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14月出版的《浅予速写》(19581959),印数2500。翻阅时竟从书叶中飘落下一张小小的购书发票,为“(上海)卢湾区新华书店发票(发票上地址:淮海中路701721号,电话:374914,发票编号:020149)。购书日期落为1961610日,购书款1元,而这本小画册就是1元,当为购书原发票。

发黄纸张的书及发票都很具时代感,而叶先生浅予的速写则更具时代感。浅予先生的速写可谓无所不绘,他的速写是时代丰富的记录、是艺术家融入社会表现社会感怀社会的自觉意识,浅予先生的速写生动鲜活、直率概括而与时代同行。浅予先生速写应该从1935年起开始“操刀”,从未“卸刀”,且“宝刀不老”终身。早年记录许多他所感兴趣的人与物,慢慢地山水、建筑、动物、机器、花草等对象进入“法眼”。后来“舞蹈”题材成为浅予先生速写的重要内容,为此他下了很大的精力与研究,从而成为舞蹈“专家”,他甚至说:要画好舞蹈速写,最好自己也能舞几下。不仅如此,浅予先生还画了许多生动的舞台戏曲形象,他以为要画好舞台戏曲速写,就“必须懂得戏”,即使懂得戏,这还有个深懂浅懂之别。浅予先生进一步说:比如京曲风格相近,但实有差别,马连良和周信芳做派又各有不同,一举手一投足,各异其趣,如果不懂得这之间的分寸差别,便画不出各自独有的风采和情趣。正因为浅予先生掌握了戏曲和舞蹈的规律,所以以为自己的速写能得心应手“胜任愉快”。

叶先生浅予速写之所以堪称为“大家之笔”,这里还包含着他的勤奋(他1958年画十三陵水库时,一天曾画过50多幅)与用心,更重要的是他的人文修养、绘画品格、精神气质和与时代同行的文化担当。浅予先生速写不仅不会过时,而且将成为表现当下“许多激动人心的美丽图画”(叶浅予语)的标本并将不断启迪着我们后进者。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