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岁老济南收藏老物件记录变迁
【中华收藏网讯】在济南经七路一处居民楼的地下室,400平方米的屋子里分门别类的摆放着“老济南”崔兆森几十年收藏的物品,而这些物品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到现在整整24年,我把我们家里所有的档案杂志,以及一些老物件儿,能留的都留下来,这样的话凑在一起是14500件,我就办了这一个家庭博物馆。”崔兆森说。
上万件老物件,展示生活变化
在这上万件藏品中,除了崔兆森自己生活中使用过的物品,还有崔兆森的母亲保留下来的以及一些朋友赠送的,好多物品在现在的生活中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现在的三大件我听说是车子票子房子是吧,我们那一代人当时也兴这个,叫三转一提溜,自行车、缝纫机、手表,还一个叫一提溜就是半导体收音机,当时那个半导体收音机将近200块钱一个,这是咱济南出的春燕牌手表,这是咱济南出的梅花牌缝纫机,这是当时的老的三大件。”崔兆森说
虽然崔老师的收藏品有上万件,但是每一件崔老师都能讲出其中的故事,并且在每一件收藏品前面都有一个小牌子记录着相关的信息。
“你看当时一个大哥大配到它上面的充电器原件就是这一盒子,这是我用的第二个手机,但是都是模拟信号。到了1998年,我买的这一个,这手机就是完全可以用数字信号了,以后嫌它太大了,慢慢往小了发展,用着用着以后没法接短信,接短信,字太少,不能再反应了,也不能拍照片。”
藏品放在地下室不是办法上万藏品如何传承?
一直到2007年,崔兆森将收藏的这些老物件都集中到现在的地下室里,每年有将近一千多人来参观,大多是周围学校的学生,有人来参观都是由崔兆森来讲解,每次讲解一圈都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
“我现在也感到困惑,我已经力不从心了,我今年71岁了,我哥哥今年77岁,我和我哥哥一块儿管理着这个博物馆也确实有点儿挺累。”除了除了日常的讲解,维护和保存博物馆里的“宝贝”也是崔兆森的一项工作,不过目前博物馆位于地下室,环境不利于藏品保存,也是让崔兆森头疼的问题之一。
崔兆森说“放在地下室不是个办法,这几年夏天7月到9月的时候,天气潮湿,纸质的档案都卷起来了,对它有很大的损害,现在正在想能不能和街道上,或者是其他单位能找一个更好的场所,政府花钱买服务,我出藏品,街道上出社工,咱们一块儿合办一个博物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 家文 物 局九部门推动民间藏品征集,民藏文物终于被肯定了?!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出手打破艺术品市场发展围墙,政策催动文化产业升级
- 富豪大举布局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经济在国内势不可挡!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