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中国艺术市场5大症结
【中华收藏网讯】3月17日召开的“清华大学艺术与资本论坛”给所有人留下深刻印象,大家有一个共识:经过2008年市场高潮,对中国的艺术市场、资本以及制度的创新,相比十年前有了全新的认识高度和理念,尤其是这个行业年轻一代正在飞快地成长。尽管论坛发言者的讨论未达到成熟的艺术市场理论,但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大家正接近对艺术市场有序、理性及理想的认识的门口,毕竟过去十年所有的中低级错误,该犯的几乎都犯了。
简要归纳一下中国艺术市场的问题,大致如下:
要平衡艺术的价值和价格的关系。艺术市场和资本体系,核心是为了促进价值的升级,而不是在价格上玩金融和资本游戏。中国目前的文化经济和艺术市场,就好比,出了一个赵本山,大家就想复制一万个赵本山,在中低层次拼命抢钱,而不是在更高层面创造一个如何塑造“卓别林”的资本系统。
艺术创作属于价值创造,艺术市场属于价格实现。价格有一个游戏区间,像天价做局,艺术品证劵化、基金理财产品,都属于经济学价格区间合理的金融游戏的浮动区域。但即便经济学也不允许价格离价值太远,因为价格是可以在中短期人为操纵的,价值是不可能的,价值是一个长期创造的过程。
艺术市场需要进一步细分,艺术衍生品、艺术复制品可以作为“艺术产业”,但书画市场不能归入“艺术产业”的概念,因为纯艺术创作是不能成批复制生产的,但衍生品和复制品可以。过去十年,一直把艺术的原创与艺术衍生品和复制品都笼统地归入“艺术产业”的概念。
复制技艺
不能把地产的产业链、股票的证劵化和银行的基金理财产品的模式,简单套用到艺术品的市场营销上来。艺术市场不是一般市场,艺术金融也不是一般金融,艺术的价值和艺术语言的原创力是飘忽不定没有确定时间周期的,什么作品内容可以进入艺术历史也是无法预测,杰作的数量也为数极少,根本达不到成批交易的市场数量,也不可能按照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来定时定模式生产供应,更不可能证劵化。
艺术经济的核心是资本和市场体系要围绕文化价值的升级,艺术金融的宗旨是要使艺术品既能进入收藏性的长期持有又能使藏品具有活的金融功能,而不是为了投资性的套利兑现,不停地中短期倒卖。
一个年轻的投资人跟我说,他准备尝试一种持有原作但开发衍生品的模式,这是对艺术市场细分的新认识。我说那要选一些有名的作品。他说不一定,现在的年轻人其实并不知道当代艺术谁有名,即使知道,他们也不看名,而是看图像的品质。这是一个新的积极的信号,一切都将在一个更高的层次开始新的市场模式。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收藏高手说:不是不跟你玩,而是根本没法玩
- 越高级的东西,越简单,古董也一样!
- 为何说收藏界的真正力量在民间,看下各路民藏大家的分析
- 老行家预测:未来最热门的藏品或是这些...
- 齐白石十幅罕见作品,画出了生命的精彩
- 投资书画建议: 如何步入正确投资名人书画?
- 新资产,新政策!艺术品市场要井喷!
- 什么是隐形财富?古玩艺术品就是最大的隐形财富!!!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马未都:收藏已变为商业的博弈
- 艺术品现在升值率达到了98%!投资好的艺术品就是坐等赚钱!
- 2025年是希望之年!艺术品以不可抵挡的势头,成为新的金融资产!
- 艺术品收藏将带来一波收藏家的暴富潮,新时代,新模式,新发展!
- 中国艺术品“走出去”之路有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