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家庙散落户外文物已回室内 百岁白玉兰绽放
【中华收藏网讯】一条窄窄的青砖小径,散落一地白色花瓣,几天前一场暴雨突袭合肥,位于新站区磨店社区于湾村的百年历史李鸿章手植白玉兰是否依然安好?
转过李鸿章家庙遗址的东北墙角,一棵比两层楼还高、树干胸围约100厘米的古树跃然出现。满树的硕放花朵,如同茶杯一般大小。
这棵130多岁的白玉兰,当地人称为“日本树”。“李鸿章70岁那年,其子李经方从日本回国,时任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所赠,李鸿章父子亲手种植在家庙。”当地的社居委书记葛伦俊说道,这棵白玉兰在农历二月初春,其他树木的枝叶未发时,它已先开出满树白花,也被当地人称为“望春树”。
竖立在树前一块落款为安徽省人民政府的红色牌子,标明其为安徽省名木,取名为“李鸿章白玉兰”。
葛伦俊说,感觉古树也像人上了岁数一样,今年花朵数量明显不如去年五六百朵之多,“我们希望园林专家能来会诊,使古树存活的时间更长,让越来越多的人观赏。”
于湾村曾是一个不出名的小村庄,却因100多年前李鸿章在此修建家庙,得以闻名遐迩。当地人传说,李鸿章家庙占地20亩、规模99间半。曾国藩日记详细记载了李鸿章家庙的修建时间,是在同治七年(1868年)。
合肥新站区建设局和磨店社区共同筹资32万元,修缮李鸿章家庙遗址,原先散落在空地上的几件文物搬进了室内,终于有了遮风避雨的地方。
于湾村一个铁门紧闭的院落里,李鸿章家庙遗址临时保护处的室内展厅,摆放着原先的石狮、石鼓、饮马槽、圣旨碑。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我们要好好保护。”葛伦俊说,准备把室内陈列的文物,都安上玻璃罩,每件文物前的展示牌,详细记录文物的历史,并将圣旨碑上的文字拓印展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