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国检鉴证 溯源备案”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发布日期:2018-03-23    来源: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传播委员会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576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华收藏网讯】2018318日农历二月二“春龙节”。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与国检鉴证中心(广州)有限公司就战略合作意向举行了签约和授牌仪式。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webp.jpg

双方签约仪式.webp.jpg

双方签约仪式

我国艺术品消费进入繁荣和理智期,但艺术品市场仍存在”“假货赝品充斥市场”等突出问题。不仅扰乱了艺术品市场秩序,影响了我国艺术品行业的国际形象和声誉。

2015年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中国检验检疫学会会长魏传忠等8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构建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促进艺术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提案,并作大会发言,建议“构建一个以科技鉴定为基础、以经验鉴定为借鉴、以标准计量为依据、以认证认可为手段、以检验检测为依托、以信息化为平台、并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提案发言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获得了广泛赞誉。

魏传忠会长发言.webp.jpg

魏传忠会长发言

20151217日,文化部审议通过《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并于2016315日正式生效。《办法》强调,艺术品经营单位不得隐瞒艺术品来源,误导消费者;艺术品经营单位应买受人要求,应当对买受人购买的艺术品进行尽职调查,提供能够证明或者追溯艺术品来源的证明文件。《办法》还明确了鉴定评估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及有关程序。因此,催生了国检艺术品鉴证中心这样的创新型艺术品鉴证机构。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学习考察调研.webp.jpg

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学习考察调研

国检艺术品鉴证中心(CHINA INSPECTION ARTWORK AUTHENTICATION CENTER)是从事艺术品鉴证、溯源、查询的全国性专业鉴证机构。国检鉴证自成立以来,以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方针为导向,以"六位一体"艺术品鉴证质量溯源体系为主要纲领,以艺术品市场繁荣稳定为目标,组织成立了具有互联网思维、深耕艺术行业多年的专业团队,以领先的IT技术和科学手段为支撑,精诚打造了便捷高效的鉴证、溯源艺术品数据的国检鉴证系统,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和鉴证手段切实应用在交易、收藏领域,致力于推动艺术品产业诚信、健康发展。

国检鉴证中心.webp.jpg

国检鉴证中心

国检鉴证采集工具.webp.jpg

国检鉴证采集工具

国检鉴证系统采用互联网+概念,运用IT技术和科学的鉴证手段,将移动设备与采集设备相结合,结合国检鉴证数据库大数据,实现随时随地查询艺术品、鉴证艺术品,让艺术品备案溯源数据真正应用到艺术品交易的每一个环节,为广大参与者提供最有效、科学、权威的数字化保障。

授牌现场.webp.jpg

授牌现场

为了共同维护和倡导艺术品市场的正能量,推动文化艺术产业良性发展,经调研考察,发展国检鉴证中心(广州)有限公司为我委战略合作单位;国检鉴证中心授予我委为金牌代理,联合为国内玉雕艺术机构、拍卖行、画廊以及玉雕工匠、艺术家、藏家等大众服务,共同推进艺术市场诚信有序发展,让每一件艺术品拥有真实的鉴证、鉴定信息,从而做到艺术品在市场流通更安全、更可靠,艺术品可查询可追溯,建立一整套有据可依的完整健康的艺术生态。

调研考察.webp.jpg

调研考察

金牌代理牌匾.webp.jpg

金牌代理牌匾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力争创建好平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服务。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简介

机构名称: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ChinaJade Culture Research Association

成立时间:20141220

组织类型:国家一级社团

批准单位:民政部批准文化部为主管单位

机构名称: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

成立时间:2016616

组织类型:国家二级社团

所在城市:北京市

本会宗旨: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团结国内外玉石珠宝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收藏家、鉴赏家和相关院校、玉文化研究机构,开展玉石珠宝文化传播与研究的相关工作,规范办会、文明办会、团结办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主要职责:充分发挥团体的组织、协调、宣传传播作用,传承和发扬中国玉文化的精髓,开展玉石珠宝文化的综合研究和文化塑造工作。致力于从历史价值、现实价值、艺术价值和人文价值的角度来研究和拓展玉石珠宝文化的核心价值,建立和完善玉石珠宝文化研究传播体系。

业务范围:组织“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科研文化大考察;开展玉石珠宝文化培训讲座;组织国内外玉石珠宝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举办展览展示;编辑出版书刊杂志和论文专辑等。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中国玉文化研究会传播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