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民委员:5月在故宫“乘船”游览清明上河图
【中华收藏网讯】从网红文创到《国家宝藏》,从《清明上河图》到《千里江山图》,从“故宫猫”到“故宫跑”,古老的故宫近年来不时“上头条”。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在接受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采访时透露,为了保护文物本体,《清明上河图》无法长期与观众见面,但在今年5月,这幅国宝级名画将在故宫“动”起来了!
在故宫博物院院藏的186万余件文物中,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2015年故宫展出真迹时,观众得排六七个小时队才能一睹真容,甚至由此产生了一个新名词“故宫跑”——观众一进宫门就狂奔去看展。
数字版《清明上河图》并非简单地将画作数字化,而是在尊重原作学术基础上的再创作,为此,故宫博物院研究室、资料信息部、故宫出版社与凤凰卫视(微博)领客文化、凤凰数字科技组成了专项小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让观众真正“进入”《清明上河图》;要把原本隐藏在作品中不易被了解的细节,变成观众能“看懂”的故事。
“观众进入这个空间后,会感觉如同乘着一艘小船,回到了宋代,欣赏汴河两岸的风光。一般来说,体验这类产品都需要戴眼镜,但我主张裸眼,戴眼镜玩一会儿可以,时间久了会累,而数字版《清明上河图》长达40分钟。”王亚民介绍,当“乘船游览”完毕,观众还能到故宫的箭亭广场,进入一系列画中出现过的商铺、茶楼、酒肆,“这是一个完整的创意空间,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故宫博物院一年接待观众数量约1600万人次,为了能让观众参观完故宫还能把故宫文化带回家,让故宫文化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故宫文创应运而生。王亚民表示,国家政策十分支持文创产业的发展,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落实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困难。
“博物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而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市场性,是一种企业行为,具有企业的游戏规则,两者并不完全兼容。为什么有的文博单位和从业人员积极性不高?因为你创造了新产品,受到社会关注与大众欢迎,但你并不会得到奖励。”王亚民说,“当我们按照市场规律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时,如果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要求来衡量,会不会有损形象?通过文创产品获得的收入,需要全部上交,是否可以留用一部分进行后续的扩大再生产?”
王亚民建议,故宫博物院在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主体之外,再成立一个故宫文化集团,“事业单位认认真真做事业,文化企业正大光明办企业,维护故宫形象,也让文化事业更好地发展”。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