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上的中国剪纸
【中华收藏网讯】春节前夕,中国邮政发行了全套4枚的《中国剪纸(第一组)》特种邮票。这是中国邮政继1959年1月1日发行《剪纸》特种邮票59年后再次发行《中国剪纸》系列邮票。邮票入选内容分别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北方四地剪纸传承人的作品,其中第四枚《山西新绛·小别母》邮票剪纸作品的作者苏兰花(1906年~1995年)是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泽掌镇北苏村人。
新绛剪纸艺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尤以人物见长,戏曲题材作品更为突出,构图简洁而不简单,粗犷中可见精致。
剪纸也叫剪花、剪画,是我国民间传统装饰艺术的一种,具有单纯、明快、朴实、粗健的特点,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贴于不同地方则叫法相异。贴在窗户上叫“窗花”,贴在门楣上叫“门贴”,春节期间贴在门窗对联横批下的则叫“挂钱”或“挂帘”,其他则有“鞋花”“枕花”“伞花”以及梳妆镜上的“喜花”等。
我国的剪纸历史悠久。《史记》中所载“剪桐封弟”,就记述了周成王姬诵用梧桐叶剪成玉圭图像,赠给其弟姬虞的故事。1959年,新疆曾出土了南北朝时期的团花剪纸“对马”和“对猴”。汉唐时,我国民间妇女有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宋代因盛行剪纸,有了专业剪纸艺人和剪纸手工业。2006年,国务院批准剪纸艺术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中国剪纸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艺术发展到今天,种类已是多种多样,有黑白剪纸、彩色剪纸、套色剪纸、分色剪纸、刻金彩衬剪纸等,就其创作和表现题材内容来看,基本形成两个体系。一个是传统民间剪纸,是劳动人民用来表达自己情感、理想和意愿的艺术创作,题材内容多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花草瓜果、民间故事、历史人物、戏剧脸谱以及吉祥图案等等。1959年发行的《剪纸》特种邮票,即为典型的传统民间剪纸。全套4枚,图案采用著名画家张仃先生1936年在延安工作期间珍藏的陕北民间剪纸,分别为“骆驼”“石榴”“公鸡”和“戏剧人物”。再一个是在传统民间剪纸基础上,超出原来仅为装饰作用的范围,用以反映新事物、歌颂新生活的新题材剪纸,如1973年6月1日发行的全套5枚《儿童歌舞》编号邮票。图案采用了扬州剪纸艺术,既有装饰韵味,又富生活情趣,并采取五横联的设计形式,使歌舞融为一体,象征着民族大团结。
剪纸作为传统民间艺术,极富吉祥喜庆的特色,因而在我国邮票图案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或直接取材于民间,或是在原作基础上进行再创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