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33个树种调整为29种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记者发现,被红木行业视为“圭臬”的红木标准已更新,修订后的标准GB/T18107-2017《红木》将代替原标准《红木》(标准号为GB/T18107-2000),并将于今年7月1日开始执行实施。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的标准内容,原来属于红木的“五属八类三十三种”树种变更成29种,此外,判定方法、红木管制及保护信息等也有所变化,更新后的标准,将为红木贸易市场提出新的方向。
记者发现,原标准中的紫檀属花梨木类中的鸟足紫檀、越柬紫檀被认定为大果紫檀的异名,未被列入红木树种;黄檀属黑酸枝类中的黑黄檀被认定是刀状黑黄檀的异名,未被列入红木树种;柿树属乌木类中的蓬塞乌木被取消;原属于柿树属乌木类的毛药乌木被归为条纹乌木类;将原鸡翅木类中的铁刀木属改为决明属。
在红木市场,大果紫檀常被称为缅甸花梨,越柬紫檀常被称为越南花梨或柬埔寨花梨,鸟足紫檀常被称为老挝花梨。从俗称上看似产地上有所区别,但据专家介绍,实际上这两个树种与大果紫檀同为一个树种,不能区分到产地,其价格也不是由产地决定的。新标准将黑黄檀认定为刀状黑黄檀的异名,铁刀木属改为决明属;蓬塞乌木被取消则是缺乏相关资料,国内市场也极为少见。
此次国标修订后的树种虽有变化,但大多是根据学术界变化而来,并未增加或删减红木树种,对于消费市场影响并不大。
新标准还增加了“红木类别一览表”,包括树种名称、商品名、主要产地以及管制及保护信息。29个树种中,有17个树种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二管制;有3个树种被列入国家植物名录二级保护。其中,降香黄檀、刀状黑黄檀更是被“双重保护”。
此外,新国标由原来的“测定方法”改为“试验方法”和“判定”,在试验方法方面,删除了“管孔测定”方法。新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包括木材构造特征、材色、气味、气干密度四方面。据业内人士介绍,原标准中的“平均管孔弦向直径要求”实际试验中有难度、不易操作,导致变异性较大,因此将此删除。新标准的试验方法丰富了检测环节,将更为科学可靠。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