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候鸟”:奥运徽章收藏家的全球迁徙
【中华收藏网讯】在奥运会期间,互换、收集各类奥运纪念徽章已经成为很常见的一幕,奥运徽章本身也成为国际体育“朋友圈”的纽带。为了交换徽章,不少人可以不远万里追随奥运季节“迁徙”,比如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塞尔西奥-洛佩斯。
午间,在位于江陵的运动员村门口,记者遇见了塞尔西奥-洛佩斯。此时路上原本行人不多,但塞尔西奥-洛佩斯面前的“摊位”却热闹非凡,围着不少与之攀谈的记者或志愿者。看到记者时,他首先冒出了一句西班牙口音的英语:“换徽章吗?”
图为2018年2月11日路过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在塞尔西奥-洛佩斯身旁挑选徽章。(参考消息网记者任韬衡摄)
塞尔西奥-洛佩斯的“商品展示台”琳琅满目,除了一些普通的游客纪念小徽章,还有不少极为珍贵的“限量版”。洛佩斯说,他本职是在IT行业,收集奥运徽章只是一个“昂贵”的爱好。为了这个爱好,洛佩斯曾经走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2年伦敦奥运会、2014年索契冬奥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甚至还有2014年南京青奥会。
早在两个月前,洛佩斯就已来到平昌,住在奥运村附近的一家酒店。他说,这个“生意”并不挣钱,只为“情怀”,酒店价格不菲,“但普通版本的纪念徽章单价只有3欧元”。而且,他并不出售稀有品种的徽章,只接受交换。如此看来,支撑洛佩斯高成本负收益“生意”的理由,恐怕就只有热爱了。
曾经来华两次的洛佩斯对中国的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念念不忘中国的美食,以及诸多名胜古迹。他说,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他还会再去北京,继续自己的“徽章”生意。记者提醒洛佩斯,北京冬季温度有时可能比平昌还要低。洛佩斯笑答,虽然很冷,但他仍将很享受自己的徽章“生意”。
奥运徽章最早出现于1896年雅典奥运会上,原本只是用于区别运动员、官员和新闻媒体身份的圆形硬纸标识。后来,一些参赛选手通过交换身上所佩戴的圆纸牌,彼此传递美好祝福,由此逐渐形成风尚。
一百多年来,奥运徽章演变的愈加丰富,浓缩了举办城市的特色和文化,参与交换的群体范围也不断扩大,无论是运动员还是普通观众,不仅可以通过这项活动分享有关奥运的故事和记忆,还可以建立自己的世界“朋友圈”、体育“朋友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真实的汝窑:器型丰富,远超你的想象!
- 中国买家:古文物的经久不衰令我们顽强地在世界各地追寻中国文物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收藏界正不断地持续洗牌,最后能留下来的只有这类玩家...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