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嫁接国宝文物 观众有望走进《清明上河图》
【中华收藏网讯】由故宫博物院与凤凰卫视(微博)联合创制的“《清明上河图》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项目,经过一年的研发,将于今年春夏与观众见面。届时,观众有望借助科技的力量,穿越历史时空,游走在北宋汴京繁华的街市之上,或在酒肆中品尝美酒佳肴,或泛舟汴河欣赏两岸明媚的春光。
“展演并非简单地将《清明上河图》数字化,而是在尊重原作的学术基础上,结合现代艺术表演语言,进行再创作,将作品的价值最大化地展现给大众。”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创制人员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欣赏习惯,艺术家团队以逼真的舞台场景搭建,和360度环绕的全息立体空间,还原了《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宋代人文生活图景。在展演中,大众将在沉浸式的体验感中,最大程度地回到繁华的北宋都市,感受宋代艺术之美,回到《清明上河图》描述的北宋都城。”
“让文物活起来,让中华文化走出去,是故宫创制这个项目的初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有186万余件(套)文物藏品,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让这些珍贵遗产“活起来”,让历经岁月变迁的国宝再次焕发光彩,让千百年后的观众重新读懂当时的精彩。选择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作为研发的第一互动展演项目,是因为这是国人最为熟知的国宝之一,在故宫藏品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努力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通过互动沉浸技术(MR)、全息多媒体技术等科技手段,让观众真正“进入”《清明上河图》,把原本隐藏在作品中不易被了解的细节,变成观众能“看懂”的故事。
据悉,这是国内首次通过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方式,对国宝级画作进行再创制,十分具有挑战性。
面对《清明上河图》这样一幅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都极高的画作文物,如何处理原作与科技、艺术之间的关系,对专项小组提出了很高要求。故宫博物院研究室作为学术总指导,全程参与了项目的研发过程。故宫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连起,多次与小组成员一起推敲展演形式,对项目内容一一批改修订,保证了展演在学术上的准确性,使展演为观众呈现出原画之中蕴藏的内涵和神韵。
单霁翔说,《清明上河图》高科技艺术互动展演将让观众认识到,文物也是具有想象力和年轻活力的现实存在。
紫禁城即将迎来600岁生日,为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展演将从故宫博物院出发,作为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进行连续3年的全球巡展,以开创性的藏品展示方式,面向中国与世界不同文化地区的公众,实现文化与文明的互联、沟通、对话。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