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 古人如何过春节?
【中华收藏网讯】进入腊月后,年味越来越浓了,在古代,没有春晚,没有朋友圈,古人是怎么样过新年的呢?
临近新年,卖货郎的生意好得不得了,卖油苕、扫帚、针线、木梳瓜、茄、菜蔬等应有尽有。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
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祭灶神。
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以求上天降好事。
家家户户买春联贴春联,祝福新的一年。
贴门神,新的一年,将军保吉祥。
年三十,放爆竹。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连百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
除夕黎明打粪堆,但求万事如愿。
儿孙长大又一岁,长辈给压岁钱。
宋朝时,以鸡冠花供祖风靡京城。
古代拜年不必进府门,送上名片给主人送去祝福。
新年前后,迎亲嫁娶较多,姑娘家会在婚礼前展示嫁妆,富裕人家有十抬之数。
唐代结婚有男拜女不拜的习俗,谓之新妇不跪。
元宵节,走百病摸门钉。多走走去百病。已婚不孕的妇女,摸城门钉,取“添丁”之意,希望来年可生子。
正月十五赏花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这个传统。
二月二日,迎富,古人携鼓到郊外游玩,早出晚归。
年年春打六九头。立春日,有鞭春牛的习俗。
莺花三月,姑娘小姐纷纷踏春放纸鸢(风筝)、荡秋千。
姑娘们吟诗作对,打闹取笑。
集市上,耍猴人在让小猴子表演,小儿笑呵呵。
男子的休闲娱乐之一,蹴鞠,即今日的踢足球。
真想回到古代,过一个没有手机、电脑,一声鞭炮,一颗糖就很满足的新年,那时候,年味正浓。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