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钱币上的“寿文化”
【中华收藏网讯】常言道“五福寿为先”。千百年来,健康长寿皆被视为最重要的幸福,因此对健康长寿的美好追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历代铸造了大量蕴含祝寿文化内涵的钱币,不仅直接在钱币上书写“寿”字、吉祥如意的文字以求吉祥,还巧妙地运用神话人物、走兽动物、水果植物等图案、纹饰和符号,通过谐音、比拟、双关、象征等手法,来表达自己对生命的关注、对长寿的追求、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寿桃就是历代钱币上表达长寿祝福的传统民俗图案之一。
在国人文化观念中,桃蕴含着吉祥如意、辟邪逐鬼、祈福祝寿的文化意义。桃子从众多瓜果中脱颖而出,在民间传说中被看作是长生不老的仙果,成为象征长寿的代名词,最终演化为祝寿文化的重要符号。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5年1月发行2015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一套,其中7.76克(1/4盎司)圆形金质纪念币(图1)、31.104克(1盎司)圆形银质纪念币(图2)的背面图案,为六只寿桃、五只蝙蝠构成的“五福拱寿”造型。币面中央为两只一前一后的大寿桃,饱满而错落有致,稳重而不失灵动。略作夸张的寿桃形象,充分体现寿桃鲜活欲滴的成熟与质感,凸显主题、渲染吉祥气氛。桃叶则是大小不一与阴阳向背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衬托出寿桃接近自然的生长状态,交错中富有节奏感,叶子的丰茂与桃子的饱满相辉映,让整个作品看上去泽润肥厚,惹人喜爱。寿桃数量共有六只,一主二次3对,每对两只,讨的是“六六大顺”之口彩。银币上的寿桃图案有作镀金工艺处理,因而灿烂耀眼,更凸显出尊贵与华丽,最大程度地放大、突出了“寿”的表现主题。
中国人民银行1992年发行的壬申(猴)年金银纪念币,其中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币背面主题图案为白猿献寿,为一只回首伏膝半蹲的白猿怀抱仙桃,将仙桃悄悄塞在身后的图案(图3),是以国画大师齐白石作品《白猿献寿》图为蓝本设计的。传统文化中白猿也是长寿的象征。我国最早的地理专著《山海经》载“堂庭之山其上多白猿。”清黄景仁“黄山白猿千年物。”李时珍引王济日询记“广人言猿初生色黑而雄,老则变黄,溃去势囊,转雄为雌。与黑者交而孕,数百岁,黄又白也。”高龄老人须发皆白,白猿自然而然成为了长寿老人的联想物。因此白猿怀抱仙桃的《白猿献寿》图也就成为了寓意长寿的经典范本。1992年壬申(猴)年5盎司圆形金银纪念币,背面图案均为一只猴子怀抱一只大桃子的图案,同样表达了祈盼长寿的祝福。2016年猴年生肖贺岁币上(图4),以“桃形”花灯为背景,猴子及花灯上皆用桃花图案作为装饰,烘托了新年贺岁的浓厚气氛,表达了吉祥如意的祝福和期盼。
古代有一些民俗钱币还特意铸成寿桃形状,以其独特、生动形象的造型,强烈地表达对吉祥长寿的祝福和祈盼。不过古代铸成寿桃形状的民俗钱币,为了便于悬挂,寿桃一般是倒置的,桃果朝下,桃柄及挂钮朝上。如这对明代桃形民俗钱(图5、6),黄铜材质,呈垂挂倒置的寿桃形状,钱面皆铸“长命百岁”四字,其祝福长寿的吉祥主题鲜明突出。再如这枚清代寿桃形钱币(图7、8),其上有枝叶形挂钮,下为一只寿桃,一面铸有“寿”字,一面镌“状元及吉”字样,同样表达了祝寿文化内涵。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