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作复制品在梵高故乡热卖 作者落泪转原创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贵州遵义公安机关成功破获一特大制贩假冒齐白石、范曾、启功等名家书画作品案,共摧毁3个犯罪网络,抓获犯罪嫌疑人24名,扣押字画1165幅,查扣涉案资金2600余万元。经初步调查,涉及该案的犯罪人员主要由擅长模仿名家书画作品的制假人员、个别书画鉴定专家、假书画买卖中间商、少数拍卖公司工作人员等构成。
书画造假作为一种现象由来已久,其中不乏艺术天才聪明用错地方的例子,比如再度引起关注的德国画家贝特莱奇。
模仿入微
却因一抹钛白而露馅
2006年,一幅声称是德国表现主义画家坎本唐克创作于1914年的作品《红马肖像》,在拍卖会上被拍出280万欧元的天价,创下了当时德国表现主义画家的最高成交纪录。没有人知道,这幅所谓的坎本唐克遗作,是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画家沃夫冈·贝特莱奇伪造的。
贝特莱奇的父亲是教堂的画师与修复师,他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拿起了画笔。1965年,14岁的贝特莱奇绘制了他人生中第一副“伪作”——毕加索1903年的作品《母与子》。或许这应该被称作“临摹”,然而贝特莱奇自此却走上了模仿大师的“不归路”。他潜心钻研艺术史,对名作的流派、产地还有年代,和每个画家的笔触技法都了如指掌。平时他会去旧货市场淘一些旧的画布画框,回来自己加工作画。精确重现大师的技术手法只是伪画制作中的一部分。贝特莱奇甚至会亲自研磨矿石来制作符合各时代和画家特点的颜料,画布的年代,油彩干燥的程度,陈年画作上积累的灰尘,乃至气味都在他的考虑之列。
在接近50年的时间里,贝特莱奇模仿了50位大师超过300幅画作,骗过了无数艺术史学者、藏家和经纪人。直到2011年,贝特莱奇的伪造事业因为这幅《红马肖像》中使用的钛白颜料不符合原作的年代而露馅,他也因此被判入狱。4年后,重获自由的贝特莱奇高调出现举办画展,他的故事还被搬上了银幕。
复制梵高
仍少了一味心灵印迹
如果我们把“造假”的动机稍作改变,变成“复制”,那么,中国就又一次走在了世界的前列。1987年,画商黄江把商品油画产业带进了这个经济落后的村庄,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大芬村已经聚集了几百名画工。纪录片《中国梵高》,讲述了一位专门复制梵高作品的画家赵小勇的故事。
在梵高的故乡,当游客们欣赏了两百余幅梵高的真迹,走出阿姆斯特丹辛厄尔运河南岸的梵高博物馆后,往往会走进邻近的纪念品商店,意犹未尽地挑选梵高油画的复制品。他们或许不知道,这些《星空》、《向日葵》和《自画像》,不少都出自大芬村赵小勇的手笔。
1997年8月,赵小勇和老乡一起辞职来到大芬村。之所以选择复制梵高,是因为他的画订单多。赵小勇他每天都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临摹梵高,《向日葵》《咖啡馆》《星空》他画了上百幅。他说:“那几年,我几乎把梵高所有的作品都画过了。《鸢尾花》《向日葵》我画了两万幅。到后来,赵小勇画梵高的画不需要用草图,可以直接在画布上落笔,一幅《向日葵》只需28分钟就可以完成。后来,他的画也从过去的几百元,涨到最贵的1.2万元一幅。
2014年,赵小勇去了荷兰的梵高博物馆,看着自己临摹了无数遍的油画真迹,他感到呼吸快要停止了,忍不住落泪:“不一样,还是不一样……”临摹的作品,似乎缺少了画家的灵魂。后来,赵小勇和一些画师已经开始转型做原创油画。他说:“不少人都已经认识到,画师们必须走原创之路。这也是《中国梵高》对这个行业的启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