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文物插上互联网翅膀
【中华收藏网讯】“我说的都是故事,都是事实。”面对大家给予的“段子手”称号,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表示“抗议”。前天下午,单霁翔在东莞市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举办讲座,和大家一起分享故宫故事。整个讲座持续了两个多小时,台下不少人被他的幽默惹得笑声阵阵。
本次讲座由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主办,是2018莞城文化周末大讲坛的特别策划,也是莞城美术馆开馆十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说的都是事实”
“延禧宫灵沼轩是全北京最老的‘烂尾楼’”“还没进故宫,孩子先丢了”“在网购方面,中国是第一世界,其他国家都是第三世界”……讲座中,单霁翔不时爆出金句,惹得台下响起阵阵笑声和掌声,只有他一人在台上保持着一张“严肃脸”。
对于大家称他为“隐藏的段子手”,单霁翔表示不解:“大家都说我在讲段子,但其实我说的都是故事,都是事实,都是真实做过的事情,我没必要笑……但是,大家的笑点好像普遍都比较低。”
单霁翔被外界称为“故宫掌门人”,他却坚持称自己是最大四合院里的“看门人”。
将职工食堂改成洗手间、增加休息座椅、简化售票流程……单霁翔从2012年起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在任6年来,从小处到大处提升了故宫博物院的服务,故宫的开放区域也从去年起达到80%以上。“这些都不难,真正难的是服务好每一名参观者。”单霁翔说。
2016年底,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纪录片在网上获得好评,而且喜欢这部纪录片的人中年轻人居多,网上有人表示要转行到故宫“修文物”。“没想到年轻人会喜欢。”单霁翔说,“要是大家真的喜欢,各地还有很多待修的博物馆,大家可以去。”
除了上述纪录片,故宫的文创产品也渐被人熟知,单霁翔说,故宫的文创产品除了大家经常在网上看到的“萌萌哒”故宫古人、文物,还有各种针对不同年龄群体开发的故宫网站、app软件、VR影院等。
“要想传播文化,就要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单霁翔表示,“我们先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技术把故宫的东西展现出来,然后是讲故事如‘宫猫记’‘紫禁城初雪’等,在网络上给大家看。”
“文物不是落后的东西”
针对故宫最近几年频频呈现出极具现代感、时尚感的文创产品,单霁翔表示,其实故宫的这些文物都不是落后的东西,反而是当时最好的、最时髦的东西,不能因为时代久了,就让它们蒙尘、离开大家的生活。
“文物告诉我们很多经验,也告诉我们很多人生的哲理,人们需要从中汲取古代积累的智慧,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单霁翔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20年前,他曾想模仿永乐大钟里外刻文制造相似的“世纪大钟”,结果无人敢应标。“不是今人不如旧人,而是我们把这个技艺丧失了。不是说一定要恢复,而是要汲取古人的智慧,把文物里面蕴涵的精神运用到各项工作中,从而迎接更伟大的时代。我们的责任就是让文物藏品真正活起来,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
观点
东莞应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内涵
“随着人们文化需求不断增长,人们会花更多时间在文化上。”单霁翔表示,“博物馆要培养观众的兴趣,就要使人们感受到这座博物馆的温度,感受到它的展览、文化传播与现实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是了解文化的一个渠道。”
“博物馆还面临一个培养人们文化忠诚度的问题,可以根据群众的需求策划一些展览、精品复制展,举办一些学术报告、研讨会等,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当人们感受到博物馆对自己的现实生活有益,忠诚度便会随之增加。”单霁翔说。
提到东莞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单霁翔表示,除了要丰富文化遗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还要提高公众对文化名城的认知和支持度。东莞应深入挖掘自己的城市文化内涵,对自己的文化进行重新梳理和提升。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