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顶尖文物专家如何炼成 他过手古钱币近百吨
【中华收藏网讯】近日,一档名为《国家宝藏》的文博节目热播。最近一期节目中,来自上海博物馆的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大克鼎三件重量级文物亮相,更是让人对号称“文物界半壁江山”的上海博物馆产生浓厚兴趣。
“要为《国家宝藏》这档节目点赞。他们用一种演绎性的新颖方式来传播文博知识,吸引了不少年轻受众,值得鼓励。”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研究员、市政协委员周祥表示,文化遗产是国家的一张名片,年轻人对祖国的灿烂文化感兴趣,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历代货币鉴定研究领域,周祥已经耕耘了33年,是这个领域的顶尖专家。1984年,周祥大学毕业后进入上海博物馆,供职于青铜器研究部,从事中国历代货币的整理、鉴定和研究工作。他是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而且是货币组6位委员中最年轻的一位。
“当国家需要征集文物,或者公检法部门有需求,我们就要去看东西,出具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鉴定证书。”周祥说,我们研究的目的,一是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国家服务,也是为需要服务的人提供服务。
安静,是周祥眼中自己身上最大的特质。1980年报考复旦大学分校(现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考古与博物馆学专业,是老师张绥帮他填报的。张绥毕业于北大历史系,是一位宗教史专家,“老师对我的脾性比较了解,我不大会讲话,喜欢静下心来做点事情,我一直很感激老师。”
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用一生做好一件事。周祥说自己总结了三点做学问的心得:第一是感兴趣,对自己研究的领域要有深厚积累,这些年他过手的古钱币有上百吨之多。第二是沉得下心,“不要想着这篇文章能名扬四海,否则肯定写不好,还要能容纳不同意见。”第三是敢于放弃,心要静,对外界的纷纷扰扰,要有定力。他至今恪守着几条规矩:自己不搞收藏,也不在外面随便抛头露面。
虽然已经是业内翘楚,周祥却愈发觉得“做学问深不可测”。他从2002年开始踏足纸币研究,已经出了几本专著,可越研究越觉得“什么都不懂,什么都要请教。”他出版了7本独著、3本合著,文章60余篇,数量并不算多,有的甚至写完就藏在自己的抽屉里。周祥把出书写文章看得很神圣,“传播知识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为人家负责,文化自信是建立在文化正确基础上的。”
作为一名新政协委员,周祥说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如何履职。他说自己会从专业出发建言献策,继而将眼光拓展到文化、民生领域,用做学问的精神去写出高质量的提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