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切勿迷恋鉴定证书
【中华收藏网讯】笔者在一位藏友的微信朋友圈中,见到一则庆贺藏品通过鉴定的消息截图。说是一位藏友收藏的“北宋汝窑洗”,经过香港一家拍卖行鉴定,估价高达500万元,并且还给藏家发来了鉴定证书。而在该截图消息下的评论中,还有一些圈友送上祝贺的话语。
后来笔者得知,为了得到这张鉴定证书,藏家可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原来,早在几天前,藏家通过网上渠道联系上一位自称是拍卖行的拍品征集人,得知其藏品将以图片送拍的形式寄到香港去鉴定,如果通过鉴定将需要支付估价的千分之一作为制证费用,不通过鉴定则不收取费用。于是,藏家又请来专业摄影师帮忙负责拍照,折腾了半天时间,才心怀忐忑地将照片发给对方。不曾想仅仅两天后,藏家就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好消息”。一阵惊喜之下,为了尽快拿到证书,按照约定,藏家分两次给对方汇款5000元,终于如愿拿到了这张“鉴定证书”。
说实话,这样仿佛“中头彩”般的好事,在笔者看来无疑就是一个骗局。仅从拍卖行以照片送鉴定的过程就令人费解,鉴定证书仅为普通A4纸打印,直观上就毫无权威性可言;尤其500万元的估价也让人对鉴定的目的性生疑,真的又何止这个价格呢?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媒体报道中可谓屡见不鲜。然而,看似很容易就被看穿的骗局,却为何能让藏友乖乖入了局、掏了钱,还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呢?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除了骗子的巧言诱惑之外,很大一部分还在于藏家内心的浮躁以及对鉴定证书的迷恋。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不少以个人或机构开具的鉴定证书,如文博界具有一定名气的人士,或者珠宝鉴定领域的权威科学鉴定机构等,而正规拍卖行既不会收取鉴定费用,也不提供鉴定证书。另外,目前在瓷器收藏领域,像汝窑、钧窑、元青花的完整器,一般都是由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品种,其存世量之稀少已经是公认的事情。有专家提醒,像这种明显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藏家还是要多留个心眼,盲目迷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惨痛的教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