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假字画江湖:李可染赝品拍出5000多万
【中华收藏网讯】2013年12月,一幅作者标明为“李可染”的字画,在北京某拍卖公司拍出5000多万元的高价。拍卖网站上关于此字画的说明中提到两个关键点:1,经李可染亲属认定为真迹;2,附2009年李可染亲属与作品合影。
很少有人知道,这幅高价成交的“真迹”,实际上是一幅仿作,造假者为北京书画圈的“名人”汪某。汪某混迹字画江湖多年,有人说他是字画鉴定家,还有人干脆称他“字画大鳄”。
近日,在公安部部署指挥下,贵州省遵义市公安机关摧毁汪某、郑某蔚、张某等人制贩假冒名家字画的犯罪网络。这些人通过临摹作品、伪造真品收藏证书、通过字画商出售送拍等方式,在书画市场大肆牟利。
公安机关查明,汪某自2004年以来,伪造齐白石、徐悲鸿等名家字画87幅,并通过他人在拍卖公司进行拍卖,成交额达6000余万元;郑某蔚自2000年以来将其伪造的启功、郭沫若等名家书法进行销售,获利1182万元,将其伪造的36幅名家书法进行拍卖,获利300余万元;张某自1998年以来在天津伪造范曾字画作品,向他人销售87幅,获利700多万元。
目前,汪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郑某蔚、张某因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逮捕。
“假画工厂”
仿造名人字画,是一个有门槛的“地下游戏”。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汪某、郑某蔚和张某均声称曾师从名家或接受过名家指导。
汪某,50多岁,在京沪多家拍卖公司担任艺术品鉴定顾问,自称曾师从启功、徐邦达等书画大家。
北京人郑某蔚,30多岁。自称从8岁开始学习书法,曾拿着自己的字去找过启功,并得到对方指导。
张某是天津人,40多岁,北京某字画店负责人,擅长仿造范曾的画作。
汪某与郑某蔚同为字画圈的鉴定人员,两人关系密切。在郑某蔚口中,汪某被称为“假画制作工厂”,甚至称“在字画圈不知道汪某,基本就属于完全没进入这个圈子”。
北京字画商人董某辉和汪某认识约二十年。他说,圈里也有很多人知道汪某能仿制名家字画,“有时我们聚会,汪某会拿出某个拍卖公司的图录,说这里面哪些是他画的,哪副画卖了很高的价钱,向我们炫耀他仿制假画的水平很高。”
据警方调查,汪某擅长仿造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黄永玉等大家的书画。
但是,其仿制假画的过程,一般人难以见到。汪某称,他仿作名人画作都在自己家中进行。
“他制作假画从来不会当着别人的面,我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包括我去他在北京的房子里,都没有看到过他画画。”与汪某曾交往甚密的一位字画商人说。
据警方查证,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汪某大量伪造销售现当代名家字画。仅2004年以来,汪某就伪造名人字画300余幅,其中,通过中间人送往国内各大拍卖公司拍卖其所伪造的齐白石、徐悲鸿等11位名家作品就达87幅。
警方调查发现,郑某蔚擅长临摹启功、范曾、欧阳中石、刘炳森、郭沫若等名家书法作品。2000年以来,郑某蔚将其伪造的范曾、启功等名家的书法销售给他人。其中,一位姓李的山东商人自2014年11月以来,从郑某蔚处购买伪造的范曾书法200余幅,支付1158万余元。
与汪某、郑某蔚相比,张某的名气相对小一些。一位专案组民警打了个比方,从造假的体量上来讲,如果说汪某相当于一个集团,郑某蔚就相当于一个公司,而张某则是个体户。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