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迷恋鉴定证书不可取!
【中华收藏网讯】笔者在一位藏友的微信朋友圈中,见到一则庆贺藏品通过鉴定的消息截图。说是一位藏友收藏的“北宋汝窑洗”,经过香港一家拍卖行鉴定,估价高达500万元,并且还给藏家发来了鉴定证书。而在该截图消息下的评论中,还有一些圈友送上祝贺的话语。
后来笔者得知,为了得到这张鉴定证书,藏家可是花费了不少的精力和财力。原来,早在几天前,藏家通过网上渠道联系上一位自称是拍卖行的拍品征集人,得知其藏品将以图片送拍的形式寄到香港去鉴定,如果通过鉴定将需要支付估价的千分之一作为制证费用,不通过鉴定则不收取费用。于是,藏家又请来专业摄影师帮忙负责拍照,折腾了半天时间,才心怀忐忑地将照片发给对方。不曾想仅仅两天后,藏家就收到了对方提供的“好消息”。一阵惊喜之下,为了尽快拿到证书,按照约定,藏家分两次给对方汇款5000元,终于如愿拿到了这张“鉴定证书”。
说实话,这样仿佛“中头彩”般的好事,在笔者看来无疑就是一个骗局。仅从拍卖行以照片送鉴定的过程就令人费解,鉴定证书仅为普通A4纸打印,直观上就毫无权威性可言;尤其500万元的估价也让人对鉴定的目的性生疑,真的又何止这个价格呢?
其实,类似的情形在媒体报道中可谓屡见不鲜。然而,看似很容易就被看穿的骗局,却为何能让藏友乖乖入了局、掏了钱,还要沉醉其中不能自拔呢?这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除了骗子的巧言诱惑之外,很大一部分还在于藏家内心的浮躁以及对鉴定证书的迷恋。
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市场上确实有不少以个人或机构开具的鉴定证书,如文博界具有一定名气的人士,或者珠宝鉴定领域的权威科学鉴定机构等,而正规拍卖行既不会收取鉴定费用,也不提供鉴定证书。另外,目前在瓷器收藏领域,像汝窑、钧窑、元青花的完整器,一般都是由国有博物馆收藏的品种,其存世量之稀少已经是公认的事情。有专家提醒,像这种明显不符合逻辑的事情,藏家还是要多留个心眼,盲目迷信得到的结果往往是惨痛的教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五年是古玩精品的价值增长期:手里有好东西的藏家一定要沉住气!
- 耿宝昌:明代成化青花到代几大特征,看这几点就够了!
- 增值率95%的收藏品,艺术品将在未来十年成为“全民刚需”!
- 别再抱怨藏品卖不出去了,这个机会你抓住了没有?
- 艺术品收藏投资利润高达千万倍!这是富豪大量进圈的原因
- 博物馆专家预测:这些就是未来中国的天价文物
- 国务院最新政策:激发艺术品活力,推动艺术品市场健康发展
- 只要藏品不假,任凭风吹雨打,市场正在检验着谁才是真正的收藏家
- 一名真正的收藏家要有的素质,看你具备几点?
- 当前艺术品收藏最有潜力的六大类以及艺术品市场经济大爆发趋势势不可挡!
- 民间藏品难出手,无非是渠道问题,这些交易方式值得一看
- 藏家必须知道:什么是传世文物?其界限在哪里?
- 打通文物艺术品金融资产化渠道:开启收藏市场新纪元!
- 收藏趋势: 富人的财富增值速度将拉动艺术品价格暴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