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有些宝贝藏品进不了拍卖行
【中华收藏网讯】按照每年惯例,香港拍卖是内地秋拍的序幕,很多媒体根据香港的战况来推测内地艺术市场在秋拍中的表现。这也将会是一直持续到12月底的最具重量级的话题——2014年秋拍。
只是,热闹拍卖背后,总有一些落寞的人,一边翻看刚刚成交的某件拍品,一边对比自己手中的“宝物”,愤愤不平:“为什么我的藏品几乎一样甚至好于拍卖品,但是去拍卖行人家就是不收呢?”
每年春秋两季大拍之前,藏宝人往往会怀揣自己的藏品辗转于各个拍卖行,他们对自己的宝贝有着毋庸置疑的信心。在他们看来,媒体一直在说近两年拍卖行日子不好过,总是征集不到东西,但为什么自己去了拍卖行,人家看过自己的“宝贝”后,只扔下一句话:这东西我们拍不了。
其实,这句话一般包含两个意思。一是这件东西尽管藏宝人自认为具有不可辩驳的真实性,但其实是一件赝品或存疑作品,拍卖行不会明说“您这东西是假的”。二是这件东西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高价或找不到买家,拍卖行不愿意浪费自己的经营成本。
这两层意思中,大多数的藏宝人最不能接受的是自己的东西是赝品,但除了拍卖行的人的确看走眼或者业务不纯熟,把真东西当作赝品。很多情况下,拍卖行拒绝你,是因为你的东西不对。
到目前为止,中国没有一个权威的鉴定机构为艺术品定真假。市场上诸多鉴定机构出具的各种证书其实都不具备法律效益,一些机构只要付费就能给你出具保真证书。随着艺术品市场活跃,造假市场也日益猖獗,造假技术层出不穷,很多高仿作品,甚至可以骗过博物馆研究员的眼睛。尽管如此,很多人在被拍卖行一次次拒绝后,并不认为自己的东西出了问题,而是认为拍卖行难打交道。真实的情况是,如果真是好东西,拍卖行一定会收,因为它是一个靠赚取佣金生存的机构,不会将送上门的生意拒之门外,只是,自1993年出现拍卖市场以来,经过20多年的淘换,流落在民间可挖掘的艺术品已经被不断送入藏家手中,并沉积下来,出现在市场以及民间的已经不太多了。
另一方面,拍卖行每年花在巡展、图录印制、宣传等方面的成本非常高昂,一件拍品如果成交价低于十万元,对于一些大的拍卖行是难以为继的。所以,尽管几千乃至几万元的艺术品交易群体很大,但并不是拍卖行锁定的目标。因此,他们将很大的精力放在让大藏家出货高价藏品,放量到拍卖市场中,而不是去民间藏品市场中花费巨大精力海选出他们所需要的拍品。因为这些在藏家手中的拍品,拍卖行能够追溯渊源。
这,就是市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感恩2024 期待2025与你同行---弘仁元春季拍卖会-征集开始!
- 画像拍出1.3亿港元,乾隆的女人有多美?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敬請期待!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開拍在即
- 敬請光臨!弘仁元2025迎春藝術品拍賣會
- 值得期待: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精品预览!
- 文物法修订草案确定:民间文物买卖解禁,外资拍卖行获允
- 弘仁元|2024艺术品秋拍网络拍卖会
- 民藏交易合法化,寄托于中国艺术品拍卖崛起之路!
- 新时代买家瞩目“吴冠中《桂林日出》”超逾低估价2.7倍多,以1247.50万元成交!
- 中国嘉德2024秋拍大观夜场火爆收官,总成交额高达3.08亿
- 文物局:建立民藏鉴定机制、探索登记交易制度
- 拍卖风云突变:顶尖拍卖公司跌落神坛,市场暗流涌动为哪般?
- 2024秋拍战报:香港苏富比大拍成交记录新鲜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