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用古董拍写真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中华收藏网讯】收藏古董珍玩的人不少,但是将价值20多万元的古装,穿在身上拍写真,这是小何团队的首次尝试,堪称奢华。“想用这样的方式,再现古典之美,”小何希望让更多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28件首饰全是古董
小何团队3个人,都是“90后”,分别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北大学。
3人因为兴趣相投而结识,藏品大多是古代服饰、头饰。“这些藏品,都是通过拍卖会等方式购买的,价格并不昂贵,都是我们从生活费中攒的。”小何说,可别小瞧了古代的首饰,这些钗、簪子、凤冠、手镯等,寄托着主人美好的夙愿,小而精美、小而别致。
比如发簪上的点翠工艺,将翠鸟的毛粘贴在上面,所呈现出来的自然的蓝色,漂亮得超乎想象。
事实上,在传统文化中,很多爱情故事也是通过首饰来传达的,比如戏剧有《碧玉簪》《拾玉镯》等,包括宝黛悲剧的“金玉良缘”,说的都跟这些首饰有关。
2017年夏天,3人萌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用收藏的一套古代服饰,拍一套现代写真,“从饰物到模特造型、妆容,全都是按照清朝挂像设计的,基本上复原了清朝女子形象。”
这套写真,拍摄于兴庆宫公园沉香亭前。为了这组照片,3人准备了半年时间,凑够了两套造型所需的所有道具,包括2件服装,28件首饰,全是古董。
“文物是要交流的”
拍摄当天,当模特将这些衣服和首饰穿戴在身上时,3人眼前一亮。“要的就是这种感觉。”三秦都市报记者昨天采访时,来自西北大学的小杨让记者看到了模特身上穿的一件衣服。
“这是一件斜襟式长袍,镶边挽袖,大约为清代咸丰时期的女子服装,上面的图案,全都是手工刺绣。”小杨说,衣服的领口处磨损比较严重,但为了尊重历史,他们并没有缝补。
近日,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热播,让不少人赞叹古代工匠的智慧。
“文物是要交流的,你不能只是让文物静静地展陈在博物馆里,被动地接受游客的观赏,不能把它掩盖起来。”小何希望能让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机会关注中国的历史文化,并在交流碰撞中加深对其的理解。他说,他想为更多关注文物的人提供一个平台,结合中国人自己的生活美学,将古代的服饰文化、首饰文化呈现给更多的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