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件国宝下周“说话”
【中华收藏网讯】越王勾践剑、杜虎符、三星堆青铜人像、清明上河图、妇好玉凤……下周一起,从1.08亿件国有可移动文物中精选出的100件国宝级文物将“开口说话”,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串联八千年中华故事。
昨天,这场史无前例的“文物盛会”在国家博物馆举办首映礼。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透露,《如果国宝会说话》纪录片拍摄,前后历时5年。文物亮相的手段不再单纯依靠精品展览,越来越多优秀文物通过互联网、电视等手段“活”起来。
这部100集的纪录片,由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完成。每一集5分钟,从全新视角讲述中华文化。精选的100位主角,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宋元明清,“祖籍”既有中原地带的,也有古蜀国的。
第一季25集的亮相名单已经公布,其中包括河南博物院藏贾湖骨笛、中博藏红山玉龙、上海博物馆藏大克鼎等。每一集的讲述者不止一位。比如“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一集中,国博藏阳陵虎符和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杜虎符将携手亮相。
文物“开口”会说些什么?从纪录片发布的几张宣传画可以窥探一二。作为中国遗产文化标志的太阳神鸟金箔外径仅12.5厘米,器身极薄。图案分内外两层,内层为一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旋转的齿状光芒;外层图案围绕在内层图案周围,由4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这件器物再现了远古人类“金乌负日”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古蜀国人对生命和运动的讴歌。它说:“这款美瞳我要了。”
甲骨文,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土方入侵”涂朱卜骨刻辞、刻干支表牛骨等国博藏甲骨文都亮相这部纪录片。它们说:“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顾玉才说:“国家文物局专门邀请专家开了评审会,为每一集把关。让国宝说话,不能端着高冷的学术范儿,也不需要悬疑式的渲染,文物要平心静气地讲故事,用自身的经历传递文明,让更多人了解璀璨悠久的中华文化。”
顾玉才介绍,未来,越来越多的文物将开口说话,依据《“互联网+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预计到2019年末,将初步构建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体系,基本形成授权经营、知识产权保护等规则规范。届时,将打造一个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开放协作、创新活跃的业态环境。
本月初,国家文物局迈出了政府与企业合作、资源融合的实质性步伐——分别与百度、腾讯、网易三家互联网巨头签下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国家文物局将与3家企业联合搭建文物百科网络平台,百科数字化博物馆,文化遗产复原以及相关文物的信息智能化展示,大数据支撑的公共服务新模式等权威平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