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达人“克隆”花戏楼
【中华收藏网讯】亳州花戏楼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建筑布局、整体设计及装饰艺术上,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的巅峰之作。在亳州当地有一位名叫郭长江的雕刻工匠,要花20年的时间,按照1:1的比例复制花戏楼。目前,工匠已完成了6块砖雕的雕刻工作,还剩下300多块等待他完成。
要1:1复制亳州花戏楼
在亳州花戏楼景区内,有几间平房,平日里,郭长江就在这里雕刻花戏楼里的复制版砖雕、木雕。
在一块22cm×30cm规格的木块上,几只小鸟站在枝头,鸟羽线条流畅、羽翼丰满,仿佛随时都能飞起来。而树枝上花瓣的花蕊清晰可见,栩栩如生。“这个规格的作品,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郭长江说,“先用木头雕好,做成模具后还要用粘土填充,烧制后再进行雕刻。”
从今年5月开始,郭长江开始按照1:1的比例复制花戏楼山门上的雕刻作品。这个工程量十分浩大,因为整个花戏楼共有300多块木雕、砖雕。郭长江一直信奉“慢工出细活”,尤其是雕刻作品,更不能心急。“砖雕需要层次分明,镂空越多,就越费劲。我刚完成的作品共有5层,雕刻时需要把每一层的层次感雕刻出来。”郭长江说,“大型雕刻作品如郭子仪拜寿、白蛇传等,都有8层,雕刻起来难度很大,也很费时,需要有耐心地一点点、一层层去完成。”
用20年时间圆儿时梦
郭长江今年47岁,是亳州本地人,出身于木雕世家。郭长江13岁时就入了行,一干就是30多年。
因心灵手巧,又精益求精,郭长江的手艺也是远近闻名。开了自己的木雕厂后,生意一直源源不断,每年收入几十万元。有了一定的积蓄后,郭长江决定把生意交给家人和徒弟打理,自己要去追寻儿时的梦想。“小时候去参观花戏楼时,我就被技艺精湛的各种雕刻吸引了。走南闯北多年,发现花戏楼的雕刻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顶尖的。”郭长江说,“小时候我就想,如果我能复制花戏楼,一边复制一边学习,那该有多好。”目前,郭长江已完成了6块雕刻,用了半年的时间。全部完成的话,估计要20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据郭长江介绍,尺寸最大的雕刻有300cm×50cm那么大,一共有20多块,每块要四五个月的时间去雕刻。光这些,就要花好几年的时间,同时要花费上百万元,费用由郭长江自己出。
望后继有人传承手艺
据了解,亳州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花戏楼在建筑布局、整体设计及装饰艺术上,都堪称中国古代建筑的杰作,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历经几千年演变的巅峰之作。砖雕、木雕和山门前的旗杆一起被称为花戏楼的“三绝”。对于郭长江的想法,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并在花戏楼景区里给他几间房当工作室。“复制花戏楼除了是圆我自己的梦以外,我还希望能够通过复制把它保存下来,让后人看到这种技艺精湛的艺术品。”郭长江说,“同时,我也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这种工艺,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