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钻石生产商收入增长20% 但消费者需求下降
【中华收藏网讯】12月14日,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年全球钻石行业报告》显示,2016年全球钻石生产商的整体收入增长了20%,但目前钻石产业价值链上游市场并不乐观。2016年,全球毛坯钻产量为1.27亿克拉,延续了过去8年相对平稳的趋势。美国依旧是全球最大的钻石珠宝市场,不过未能保持近几年的连续增长。同时,中国的钻石市场则主要受消费者信心下降及遭遇人民币10年以来最大跌幅的影响而表现欠佳。此外,消费者对钻石珠宝的兴趣正在不断下降,钻石长夜正在面临来自其他奢侈品品类的激烈竞争。
从整体上看,2016年全球钻石珠宝消费者需求放缓,导致抛光钻石价格下跌,进而导致中游市场的切割、抛光企业总体收入出现轻微下滑。尽管如此,由于毛坯钻价格的下跌,中游企业的利润率在2016年有所增长。但随着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尤其是“千禧一代”对“体验式”奢侈消费的喜爱程度已经超过了服装、饰品和珠宝等实体产品。年轻消费群体更倾向于为奢侈体验付费,如酒店、邮轮及食品、饮料等其他体验产品。消费者需求的下降不仅关系到零售商的利益,持续减弱的钻石需求对于依赖钻石行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家来说,也极有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影响。
钻石在全球范围内的畅销主要依赖超大规模的广告和营销活动。一百年前,人们订婚并不交换钻戒。但自从1938年戴比尔斯钻石公司开展了一场大规模广告宣传,奠定了新婚夫妇交换婚戒这一“古老传统”,这场声势浩大的营销活动让钻石行业在整个20世纪几乎始终保持增长态势。然而,进入21世纪依赖,毛坯钻生产商花费在一般品牌上的营销支出从毛坯钻销售额的5%下降到不足1%,促销力度也转向了自有品牌。因此从2000年起,毛坯钻行业的增长速度就一直落后于大多数奢侈品种类,这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扭转这一趋势,毛坯钻生产商计划在2017年投资约1.5亿美元用于一般品牌和自有品牌营销活动。贝恩研究表明,这一数字较往年增长了约50%。整个钻石行业正在寻求新的营销手段,希望能充分考虑变化中的消费者喜好,拓展新的营销渠道。贝恩预计,在健康的宏观经济下,2017年钻石价值链各个环节有望继续保持稳定,主要市场上的大型连锁零售品牌的收入呈上升趋势。
“中游市场的稳定程度将取决于毛坯钻价格与抛光钻石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企业持续提升运营的能力。在这方面,中游企业一直都在大力推进运营能力的提升,主要集中在加快产品上市速度、缩短切割和抛光周期、确保融资等。他们也在采用新的技术,比如自动切割工艺、先进数字化钻石切割绘图和建模技术,以此来优化产率。”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全球钻石行业报告合著者Olya Linde指出。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未来的天价文物是什么?
- 2025-2035中国古玩市场前景究竟如何?
- 从文化到财富: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惊人崛起
- 古玩市场:经营模式正在转换,别傻乎乎的跟不上
- 为什么“中国瓷器”已成为全世界收藏投资的硬通货
- 官员财产申报“新政”,让艺术品成“合理配置资产”的最佳途径!
- 古玩行情低迷?这样的藏品越卖越贵,还不愁卖!
- 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五大技术革命,重塑艺术品交易市场的经济格局,未来已来!
- 最后的资源争夺战: 古玩艺术品投资!
- 阿里进军艺术品金融银行业务:变革与机遇!
- 艺术品资产化:第三次财富大洗牌,你能抓得住吗?
- 艺术品投资的黄金时代:资本、抄底与政策的机遇盛宴!
- 2025:艺术品市场的黄金破晓与牛市征程…
- 民间收藏变现:这些新的实践模式值得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