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三件国宝将亮相《国家宝藏》
【中华收藏网讯】除了亲眼见一见这些沉淀千年的宝藏,还有一种“严肃活泼”的方式让我们轻松的了解国宝的前世今生。这个年末,博物馆大力进军“综艺界”!《国家宝藏》首播之后在观众中反响热烈,12月10日晚已播出第二期,演员段奕宏、王刚以及主持人撒贝宁成为湖北省博物馆“越王勾践剑”、“云梦睡虎地秦简”、“曾候乙编钟”三件颇具楚地特色的国宝“守护人”。而湖南省博物馆的三件参加节目的国宝也已浮出水面,它们是西汉T型帛画、皿方罍和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
据了解,以上三件国宝现均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最后到底由哪三位明星出演国宝守护人的角色,他们如何演绎三件国宝的前世今生,我们将试目以待。
西汉T型帛画1972年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1号墓。长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形状呈“T”字型,向下的四角缀有穗形飘带。“T形”帛画可以张举,出殡时引作前导,入葬时覆盖在内棺上,作为墓主灵魂升天的媒介。
画面从上至下分天上、人间和地下三部分,表现了古人对天国的想象和永生的追求。
天上描绘金乌(太阳)、蟾蜍(月亮)、烛龙、飞龙和司阍(天国守门神)等;人间描绘轪侯夫人在三个侍女簇拥下缓缓升天,她的家人在祭祀;地下描绘巨人托举大地。
皿方罍商代晚期铸造,属酒器中的盛酒器一类,器盖高28.9cm;器身高63.6cm,该皿方罍器型硕大,雄浑庄重,雕刻精美,富丽堂皇,是中国晚商青铜器鼎盛时期的代表之作,充分反映了中国青铜器铸造鼎盛时期的高超技艺和摄人心魄的气势,被誉为“外形与内涵”兼具的“神品”,堪称“方罍之王”,是中华灿烂文明和湖湘文化源远流长的绝佳见证。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文执壶为唐朝的文物。高19厘米,底径11厘米,198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窑窑址。酒器。以诗歌为饰是长沙窑装饰的重要特征,此壶以褐彩在流下腹部题写诗歌一首:“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哢(lòng)春声。”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