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首次发现65件彩绘佛头 或与北周灭法有关
【中华收藏网讯】周武帝时曾进行过大规模的灭法运动,史料记载当时毁像破塔烧经,令僧尼还俗。共还俗僧人300万人,退寺院4万座,这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规模灭法运动。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陕西省考古专家在西咸新区一处基建工地内发现了65件彩绘泥塑佛俑头,而这些佛像初步推测时间不会晚于北周时期。
2017年2月至5月间考古专家对这块基建工地内的古代遗存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出古代墓葬17座,灰坑20座,陶窑5座。总计出土文物160余件,其中彩绘泥塑佛像头65件,为陕西近些年首次大批量发现。
考古现场
据此次考古领队、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秦汉研究室副主任肖健一介绍,这17座墓葬中有5座为西汉墓葬,出土器物63件。10座为唐代墓葬,出土器物24件,还有2座初步判断为宋代墓葬,出土铁器3件。而20座灰坑,从地层及出土器物初步推断为唐宋及以后时期。同时还发掘了5座窑址,文章开头提到的那65件彩绘泥塑佛俑头就是从编号为Y2的窑址窑室后壁底部发现的。这座窑址的窑室接近马蹄形,时代应晚于南北朝,考古专家结合其形制推测窑址年代不会晚于隋唐。
此次出土的塑像为泥质,外部施画彩绘。大部分为头部,身躯部分仅见手掌残件。这些佛头头部高约10-30厘米,背部扁平。专家推测当时应与躯干部分贴于墙上。塑像可分为佛、菩萨、弟子、供养人。一般弟子面部施红彩,菩萨面部为白彩。佛头像高髻、窄脸、长直鼻、细颈,有北魏佛像瘦骨清像的典型特点,也有少部分下颌圆润、颈部较粗,专家推测最晚年代应该不会晚于北周。
肖健一介绍,本次考古发掘的墓葬年代跨度长,从西汉持续唐宋,遗址年代为北周及以后时期,为研究咸阳地区的丧葬习俗、墓葬制度等提供了详实的实物资料。而发掘的窑址保存较好,形制完整,全面揭示了窑址的结构特征,为研究北周、隋唐时期窑址的演变及建筑材料等提供了新资料。出土的这65件佛头推测或为北周武帝灭佛时佛教徒在附近寺院取来藏匿于此处。如此多的泥塑造像集中发现,对北周武帝灭佛历史事件以及北周以前佛教造像的研究有很大帮助。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