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做文创
【中华收藏网讯】故宫文创屡创新高,“年入10亿”的消息曾让不少博物馆从业者为之振奋,四爷雍正和“故宫猫”更是成了两大“网红”。但对于广大中小型博物馆来说,既没有故宫那样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和营销人才,它们该如何做文创?
一位资深博物馆从业者告诉记者,许多中小型博物馆做文创需要借助社会的资金和力量,多数以艺术授权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然而,对于中小博物馆来说,他们的文创产品缺乏品牌、销路等市场吸引力,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承担风险、投入进来。”
此外,同质化现象严重,也让博物馆文创产品难以“取悦”观众。曾有从业者将博物馆文创分为几类:复制型,直接拷贝藏品形成产品;素材型,将文物的形态、纹样用在产品上;卡通型,将文物元素通过“卡通化”转成产品;创意型,就是对经典藏品寓意进行研发形成全新的产品。而现实中,很多中小博物馆的文创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几乎等同于“小商品”。
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认为,对于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做文创“重在经营”。“目前博物馆往往重文化而轻经营,博物馆的人员构成普遍是学术人才,而缺少经营、营销人才,致使博物馆文创产品缺少品牌意识。”另外,车志红认为,应该围绕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化内涵的再利用,让文创产品实现从纪念品向实用品的转变。
其实,除了故宫,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如今,文创产品收入已成为这家博物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观复博物馆副馆长李瑄认为,观复文创的成功在于其“亲民”的特点,“我们的定位是做“有温度的博物馆”,在展览上注重情感的表达,文创产品也强调人与物的沟通,普遍具有小型化、亲切化、人性化的特点。此外,博物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推出了“观复猫”等两个微信号,让讨人喜爱的猫咪成了博物馆的“代言人”和备受追崇的“网红”,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冷冰冰的物体。”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