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收藏网 收藏资讯
我要投稿

中小型博物馆如何做文创

发布日期:2017-11-30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钿钿    阅读:1209   版权与免责声明

文创.jpg

【中华收藏网讯】故宫文创屡创新高,“年入10亿”的消息曾让不少博物馆从业者为之振奋,四爷雍正和“故宫猫”更是成了两大“网红”。但对于广大中小型博物馆来说,既没有故宫那样的品牌号召力,也没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和营销人才,它们该如何做文创?

一位资深博物馆从业者告诉记者,许多中小型博物馆做文创需要借助社会的资金和力量,多数以艺术授权或合作的方式开展。“然而,对于中小博物馆来说,他们的文创产品缺乏品牌、销路等市场吸引力,难以吸引社会资本承担风险、投入进来。”

此外,同质化现象严重,也让博物馆文创产品难以“取悦”观众。曾有从业者将博物馆文创分为几类:复制型,直接拷贝藏品形成产品;素材型,将文物的形态、纹样用在产品上;卡通型,将文物元素通过“卡通化”转成产品;创意型,就是对经典藏品寓意进行研发形成全新的产品。而现实中,很多中小博物馆的文创仅局限于产品本身,几乎等同于“小商品”。

北京百年世界老电话博物馆馆长车志红认为,对于中小型博物馆来说,做文创“重在经营”。“目前博物馆往往重文化而轻经营,博物馆的人员构成普遍是学术人才,而缺少经营、营销人才,致使博物馆文创产品缺少品牌意识。”另外,车志红认为,应该围绕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文化内涵的再利用,让文创产品实现从纪念品向实用品的转变。

其实,除了故宫,开发博物馆文创产品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观复博物馆是新中国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如今,文创产品收入已成为这家博物馆的主要经费来源之一。观复博物馆副馆长李瑄认为,观复文创的成功在于其“亲民”的特点,“我们的定位是做“有温度的博物馆”,在展览上注重情感的表达,文创产品也强调人与物的沟通,普遍具有小型化、亲切化、人性化的特点。此外,博物馆利用自媒体的优势,推出了“观复猫”等两个微信号,让讨人喜爱的猫咪成了博物馆的“代言人”和备受追崇的“网红”,博物馆的文创产品不再局限于冷冰冰的物体。”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本文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