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颗粒归仓”:今年已回收散落城砖8万块
【中华收藏网讯】2016年11月,南京城墙启动“颗粒归仓”活动,依托基金会向民间有奖征集散落城砖。昨天下午,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通报,过去一年来,已通过各类途径回收南京城墙墙砖约8万块。所有城砖都统一存放在集庆门的“城砖仓库”,用于南京城墙的保护修缮。
南京城墙建成时总长度35公里,由于历史上多种原因,约三分之一被拆毁,大量的明城砖流散在民间。去年11月南京城墙联合各方成立“南京古都城墙保护基金会”,通过有奖征集的形式,向公众征集散落城砖和相关线索。据统计,1年以来,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共收到市民提供的有效信息94条,并据此回收城砖约8万块。
昨天发布会上,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向参与城砖回收的市民和单位代表颁奖。其中,谢竹如女士是已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廉的夫人。她告诉记者,李廉教授生前热爱南京的历史文化,上世纪90年代初,南京城墙前湖段因连日暴雨发生坍塌,李廉特意嘱咐她收集2块带回家保管。“颗粒归仓”启动后,谢竹如女士主动将城砖交给管理部门,圆了李廉的遗愿。
南京城墙现存长度约24公里,仅靠回收“老砖”远远不够用。南京市文广新局局长刁仁昌介绍,从明年开始,每年还将投入100万元,可制作8至10万块仿古城砖,供修缮使用。
此前,南京城墙已经公布仿古城砖的工艺标准,新标准要求的城砖比南京城墙早年修缮所使用的更接近于古代城砖的工艺质量。
这些地方值得一看
“城砖仓库”:昨天,南京城墙的“城砖仓库”也首次向媒体集中开放。仓库位于集庆门北侧城墙内,是利用早年南京城墙修缮时留下的内部空间,专门辟出4000多平方米,历年来收集的明城砖都存放在此,这些“老砖”全部用于城墙保护、修缮。
“官窑山窑址群”:刁仁昌同时介绍,2017年“南京考古十大发现”的栖霞区官窑山窑址群,已经报市委市政府批准,将原址保护打造博物馆。这处保存上百座古窑的考古遗址,首次证明南京本地也在烧造南京城砖,博物馆等遗址保护工作将系统展现城砖烧造的工艺流程。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