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约1000万件 看收藏家如何追寻
【中华收藏网讯】如今,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刺激着华夏子孙的眼眸: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不完全统计显示,全世界47个国家的200多家博物馆藏有164万余件中国文物。而根据中国文物学会的统计,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约有1000万件之多……
点击下方视频,看看中国收藏家们是如何世界各地追寻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的↓↓
于是,英国《金融时报》网站报道:“中国收藏家正在世界各地追寻中国文物。”
外媒认为,将伟大艺术品回购的爱国主义主张和对未来获得经济收益的期望,催生了新的收购浪潮。
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亚洲艺术部主席石俊生称,中国收藏家已有“欲望和能力”回购几个世纪前被世界各地买家收购的书画、雕刻及其他艺术品,“这是中国软实力的一种表现。”
上海著名艺术品收藏家刘益谦出价4500万美元,拍得明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
英国伦敦古籍经销商安德烈亚·马佐基称:“一些中国买家认为他们的过去被夺走了,因此希望买回自己的一段历史。早前对此感兴趣的仅限于香港居民和海外侨民,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内地买家也蜂拥而至。”
美国《纽约时报》发文称,中国买家正顽强地从全世界的拍卖行追溯中国文化遗产的精品。
2000年,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猴首、虎首现身拍卖场,当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的愤慨。最终,中国保利集团以3000万港元(1人民币约合1.2港元)竞购。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首、猴首、虎首
2007年8月初,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有限公司准备拍卖圆明园马首铜像的消息披露后,再次引起各界哗然。最后经过和拍卖行的协商,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在拍卖会举行之前以6910万港元买下马首铜像,并将其捐赠给国家。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马首
2009年,一枚原藏于圆明园的乾隆“九州清晏”宝玺现身法国一场拍卖会,此玺为白玉质地,交龙钮,最终被一位华人以138万欧元(1欧元约合7.8元人民币)购得。
相关资料显示,这方玺印制于18世纪清乾隆年间,底部呈现四方形,刻有“九州清晏之宝”六字,“来自瓦苏瓦涅将军收藏”。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时任上校的瓦苏瓦涅正是法军驻天津大沽军营的指挥官。
“九州清晏”宝玺
同年2月25日,圆明园流失文物兔首和鼠首在巴黎大皇宫被佳士得拍卖行和皮埃尔-贝杰公司联合拍卖。
当时,场内气氛剑拔弩张,安保人员甚至要求坐在最后四排观众座席上的人员一律离开座位,站到拍卖场的最后方。这样,在观众和竞拍者之间便空出一条4排座位的“缓冲带”。现场气氛一度很紧张。
当日晚间,圆明园鼠首和兔首分别以每尊1400万欧元落槌成交,买家身份不得而知。
北京时间3月2日,巴黎拍卖会上的神秘买家蔡铭超现身,公开告知是自己将兽首拍下,并表示“每一位中国人在那个时刻都会站出来的,我只是尽到了自己的责任。”
经历数次风波后,兽首最终流拍。
圆明园12生肖兽首铜像中的兔首和鼠首
其实,这些中国收藏家的身份也日趋多元化,除了有能力一掷千金的大收藏家,也有普通人;有在海外工作的年轻人,也有中年人;有专注文物研究的知识分子,也有普通打工者……他们不仅热衷“海淘”,还怀揣着更宏大的梦想:将流落海外的中国文物送上回家之路。
因此,对一些中华儿女而言,收藏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然而,许多海外卖家正是利用中国人的爱国情绪趁机抬价,所以,希望民间机构与个人理性表达爱国热情,那些散落在海外的“国宝”们,我们势必要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一件、一件地追回来!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