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救世主》59年价格增长了59万倍
【中华收藏网讯】作为唯一一幅也是最后一幅可以市场上流通的达·芬奇的作品,它可谓是沧海遗珠,命运翩跹,一度在很长的时间都被视为达·芬奇门徒的作品。
11月15日,《救世主》在纽约佳士得举行的“战后与当代艺术夜场”中被拍卖,估价约为1亿美元,最终以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8亿元)的天价成交,打破了史上艺术品拍卖价格的记录。
据纽约佳士得战后与当代艺术部门主席Loic Gouzer介绍,《救世主》与达·芬奇的另一件珍贵画作《蒙娜丽莎》创作约同个时期,两幅画有许多艺术家在那时期绘画风格的相似性。站在他的《蒙娜丽莎》和《救世主》前,能强烈地感受到达·芬奇丰富的灵感表现。没有人能够完全理解达·芬奇画中神奇的力量,就如同没有人能够完全了解宇宙的起源。
世界上在博物馆可见的只有15幅达·芬奇的真迹,这幅《救世主》是第16幅。作为唯一一幅也是最后一幅可以市场上流通的达·芬奇的作品,它可谓是沧海遗珠,命运翩跹,一度在很长的时间都被视为达·芬奇门徒的作品。其最早著录于十七世纪英皇查尔斯一世的皇家收藏之后经手白金汉公爵,然后在世间淹没了两个多世纪,直到1900年才在市场上重现。1958年,伦敦苏富比(微博)以45英镑(约合人民币500元成交,59年价格增长了59万倍)拍出此画,之后它再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于50年后的2005年出现在美国一家小型拍卖行的拍品中,彼时这一作品也被当做复制品归类。2010年底,一个由国际专家组成的团队被召集到伦敦,该木板油画被鉴定为达·芬奇真迹。估价也因此扶摇直上。
《救世主》高约66厘米,宽约47厘米,创作于约公元1500年,青金色与深红色长袍、棕色长发,基督左手手托水晶球,右手则轻举象征祝福的手势;锁定画面中基督的面部轮廓与五官,边线是模糊渐隐的,这种视觉效果给我们一种错觉:仿佛在与画面后的基督进行眼神交流,虽然现在听起来有点让人脊背发凉,但在文艺复兴时期,基督人像被视为拯救世界的救世主,达·芬奇将基督这般惟妙惟肖地呈现出来,在当时的艺术价值也是弥足珍贵。
说到达·芬奇这幅肖像画中使用的“渐隐法”,不难和《蒙娜丽莎》联系到了一起。达·芬奇所处年代我们称为盛期文艺复兴,而文艺复兴早期其实已经涌现出了非常多的优秀画家,例如马萨乔、波提切利、吉兰达约和油画的改良者凡艾克……站在这些艺术家的肩膀上,给达·芬奇也行了不少方便。但执着追求空间感的他仍在笔记中哀叹“画作永远不可能有镜子中人物那样的立体性”。
据悉,此次的卖家是俄罗斯化肥巨头迪米特里·里波罗夫列夫(Dimitry Rybolovlev),2013年他以1.275亿美元拍得此画,短短4年时间,他就获得250%的收益。而佳士得也将获得5030万美元的服务费。最终的买主身份并未透露,是一位匿名买家。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艺术品财富浪潮大爆发!未来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振奋!艺术品市场大爆发!未来15年是文化艺术品的天下
- 艺术品经纪人来了!以后买卖艺术品需要经纪人,而且跟房地产一样实行艺术资产过户交接!
- 藏家敢买、新人能入,艺术品市场变热闹?多亏“十三五”规划这颗“定心丸”
- 从文 化 部 第56号文件开始,讲透艺术品资产化政策!变现为王的时代来了
- 博物馆牵手民间艺术:这波双向奔赴,也太戳人了!
- 2025弘仁元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于9月21日开槌
- 民间收藏别再“沉睡”!先搞懂艺术品金融化,国家收购才是变现真出路
- 经济通缩期,为啥说文化产业要成下一个风口?
- 艺术品作为一种金融资产,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远超想象!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最新《文物保护法》带来的中国古玩市场6点巨大变化,具有一定历史意义!
- 国家力挺!艺术品市场要变天,从抵押到交易全利好,错过等十年
- 艺术品市场的冷热交锋:谁在逆势狂飙,谁在被时代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