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家偏爱普洱茶 光绪皇帝一年要喝33斤多
【中华收藏网讯】老舍先生曾问溥仪:你当皇上时喝什么茶?溥仪告知:“清宫生活习惯,夏喝龙井,冬喝普洱,拥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标志。皇帝每年都不放过品茗普洱头贡茶的良机。”并说:“普洱茶是皇室成员的宠物,拥有古六大茶山产的普洱茶是皇室成员显贵的标志,普洱茶还是朝廷馈赠各国首脑、贵宾的礼品,深受外宾喜爱。贡茶制一直持续到光绪三十年,历时163年,后因清朝末期,内部动荡,社会治安不好,贡茶送到昆明附近被贼抢,朝廷鞭长莫及,没有追究,贡茶制到此结束。”
明代以六安茶为尊,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为何到了清朝,皇家反而更偏爱普洱茶呢?
从史料看,清廷对茶的选择是兼收并蓄的,在乾隆朝《御制清文鉴》中,收入了清茶、黑茶、奶茶、芝麻茶、面茶、麦茶等。饮茶在皇家,是一件大事,据《光绪会典事例》载:“初制,茶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4人,并清茶房承应长4人。膳房设总领3人,承应长2人,庖长3人。”即茶房、清茶房、膳房三个部门共同负责,仅官员便有19人之多。
这个三清茶是用雪水烹制的,乾隆还写过“秋荷叶上露珠流,柄柄倾来盎盎收。白帝精灵青女气,惠山竹鼎御窑瓯”,记录了在荷叶上收集露珠用来烹茶的过程。自乾隆朝起,清廷每年在重华宫会举办专门的茶宴,一般在正月初二至初十之间,由皇帝亲自主持。乾隆帝以“以松实、梅英、佛手烹茶,谓之三清,尝于重华宫集廷臣及内廷翰林,联句赋三清茶诗。”
相比于明代,清朝更重视普洱茶,因其“酽”,冬天饮用,既可暖身,又可去油腻。沈义羚在《宫女谈往录》中说:“老太后(慈禧)进屋坐在条山炕的东边,敬茶的先敬上一盏普洱茶。老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刚吃完油腻,所以要喝普洱茶,因它又暖又解油腻。”
清朝皇帝来自游牧民族,偏好荤食,且家族有高血压遗传史,在农耕地带生活,饮食不节易生疾病,所以特别青睐普洱茶。
据档案记载,光绪时“皇上用普洱茶,每日用一两五钱,一个月共用二斤十三两,一年共用普洱茶三十三斤十二两”,一年喝33斤多,还不算“一年陆续漱口用普洱茶十一两”,这个量也实在惊人。
不过,在喝普洱茶的同时,清宫也依然喝六安茶,要求地方每年进贡400袋(每袋1斤12两),但入不敷出,不得不节约使用。乾隆元年(1736年),甚至索贡多达700袋。令人怀疑:皇家人口不多,为何要喝这么多绿茶?
其实原因不复杂,除了喝之外,还要用于赏赐和祭祀。清宫在祭祀中需烧一种叫“乌卜藏”的香,其中含沉香、白檀香、柏木香等,此外要加入武夷茶、六安茶等,多少好茶就这么被白白烧掉了。
本文主要内容引自《北京地方志·故宫志》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