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浏阳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画笔 水墨画行销国内外
【中华收藏网讯】在深圳,有个流水线生产油画的大芬村;现在,浏阳也有个流水线生产国画的地方——毫无美术基础的农民,放下锄头拿起画笔,经过两三个月的培训,就能画出漂亮的水墨画,作品销往国内外。在浏阳市小河乡,经过“旅游+文化+扶贫”的模式创新,农民画室正在形成一个新兴的特色扶贫产业。
农民变画师,作品销往国内外
在小河乡新河村的韵墨缘画室里,邱昌维站在案前,在白色的宣纸上仔细地描着山石。他面前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已经上色的山水横幅,看上去颇为大气。
“从没想过我这个扛锄头的,能画出这么好看的画来,还能卖钱。”邱昌维骄傲地说,自己以前毫无绘画基础,今年5月才来画室,“刚开始毛笔都捏不住,光横竖就练了两个星期。”
事实上,邱昌维所做的并非国画创作,只需照着样本临摹即可。画室负责人介绍,宣纸是统一定制的,上面有非常淡的山水轮廓,画师们各司其职,有人画山石,有人画树木花草,有人负责上色,两三个小时后,一幅5尺长的山水画就完成了。
“不要小看这个流水线上的产品,其市场潜力是非常大的。”长沙艺彰画廊负责人练亿章说,今年以来该画廊已收购作品3万幅,国内外均有销售,一般是用于家庭、酒店等场所的装饰,“它谈不上是艺术创作,就相当于手工工艺品。”
免费学习画画,学成后按月拿工资,这份工作吸引了大量村民,其中不少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贫困户邱昌维因患病不能干农活,现在画画每个月能挣到1500元左右,“以后熟练了应该能挣更多。”
培养“文艺范”,打造“画乡小河”助脱贫
如今,小河乡共有4个村设有画室,洗脚上岸的农民画师共有100多人,熟练的画师每天能完成10幅作品,每月最高收入可达4000多元。
“小河是贫困户较多的乡镇,目前有200户600多人未脱贫,有意愿有能力的精准扶贫户通过在画室学习绘画,掌握技能之后就业,在家门口就可增收致富。”小河乡副乡长毛雄伟说。
为进一步创新产业扶贫思路,发展特色文化扶贫产业,生态环境优美的小河乡与湖南省女画家协会、湖南省民间美术研究会及相关美术院校、培训画室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着力培养“文艺范”,设立写生创作基地。据介绍,小河乡计划用3-5年时间,培育50-100家画室,培训1000名农民画师,打造一个集书画产业、创作写生、书画体验度假于一体的“体验休闲画乡”。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