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如何保护文物 中国留学生:从意识培养做起
【中华收藏网讯】据《欧洲时报》报道,西班牙阿尔汉布拉宫,意大利古罗马斗兽场,法国巴黎圣母院,这些拥有数百上千年历史的欧洲古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欧洲文物古迹良好的保存状况与社会各界的文物保护意识有何关系?曾在西班牙马德里自治大学考古与遗产专业就读的中国留学生赵晓娴详述了其中的奥妙。
保护意识深植西班牙民众心中纵观全球的世界遗产项目,意大利、中国、西班牙所拥有的遗产数量位居全球前三名。而今,这些国家文物保护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赵晓娴认为,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到现在的古代遗址还如此之多,说明保护的成功。“美国虽然(文物保护)技术也不错,但是值得保护的东西太少。埃及、拉美也有许多文物,但许多都没有保存好。”
谈及西班牙及欧洲国家对文物保护的理念,赵晓娴表示,西班牙在任何施工项目动工之前,比如修建地铁或大楼,施工方必须首先请考古队勘测动工地点是否有文物古迹存在。“如果施工处有文物古迹,那么动工是绝对不被允许的。”
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古老的欧洲国家,文物古迹不仅存在于博物馆中,也藏在马德里、佛罗伦萨、罗马、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里。大量古建筑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文物保护不仅是相关机构的责任,也与每个人的文物保护意识有关。
赵晓娴表示,在西班牙城市中的古建筑上,很少会出现乱写乱画的情况。“这并不是素质问题,而是文物保护的意识已经随着教育深植在他们心中。”她表示,西班牙人从小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无时无刻不在向他们灌输要尊重文物的理念。
考古不盲目中国文物保护理念提升谈到中国在文物保护、修复方面的专业水平,赵晓娴坦言,由于起步比西方晚,中国在技术方面仍比较落后。“可能最开始的技术略差一些,但近几年,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技术以及保护理念都在不断上升。”她说。
对于过去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情况,赵晓娴惋惜地谈到了兵马俑以及明定陵发掘过程中的一些遗憾之处。据她介绍,每个兵马俑其实都有颜色,但在挖掘过程中,保存下来的颜料在出土后瞬间消失,为了复原彩色的兵马俑,考古机构花费了不少精力;而在挖掘明定陵的过程中,也有精美的丝绸制品在遇到空气时瞬间氧化。
近年来,中国的文物保护状况不断改善,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显著提高。赵晓娴认为,无论是挖掘还是维护,中国在文物保护方面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意识都已十分接近西方。“因为技术水平的限制,中国考古机构一直没有挖掘秦始皇陵的地宫。但这至少说明,当没有保护性挖掘措施前,我们是不会盲目打开这些古迹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