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人卖假古董骗走路人金项链 转头又扮起算命和尚
【中华收藏网讯】街头,一个人蹲在路边,面前摆放着满是泥土的器物。此人自称器物是古董,因家里有急事,需要售卖。一群“旁观者”和售卖者高声讨价还价,不知情的路人被讨价还价所吸引,可一旦交钱就落入了圈套。
11月13日,硚口警方宣布,他们将同济医院附近一个售卖假古董行骗的犯罪团伙打掉,4名“做笼子”的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刑事拘留。
11月7日早上7点,宝丰街派出所民警胡宏辉、邵帅接110报警称,有人在同济医院旁受人蒙骗买到假古董,被骗走了一条价值人民币7000元的黄金项链。民警随后联系上受害人,45岁的鄂州女子曹某。经询问,当天早上,曹某到同济医院旁给正在住院的丈夫买早点时,被一名60多岁的男子叫住,随后男子递给曹某一个浑身是土的乌龟状器物。
男子告诉曹某,乌龟状器物是刚出土的古董玉器,叫“八仙过海”,价值几十万元,由于家中有急事,现在以3000元的价格贱卖。劝说过程中,曹某身边渐渐围拢过来数名男子,这些主动上前的“围观者”纷纷帮腔,有“围观者”甚至表示希望购买。由于售卖乌龟的男子和这些“围观者”看上去很真诚,曹某被迷惑,决定购买。
曹某身上未带现金,她将脖子上的金项链抵押给售卖“古董”的男子,随后取钱来换项链。但是,当曹某拿着假古董回到医院,有亲友当即指出曹某可能遇到骗局,等到曹某回到事发地,售卖“古董”的男子与“围观者”已经不见踪影。
民警调取案发时周边录像,发现案发地系监控盲区,随即便根据受害人描述展开调查走访,搜集相关信息。受害人根据民警的初步调查情况辨认出卖假乌龟的嫌疑人,同时还辨认出围观帮腔的相关人员。民警迅速将嫌疑人的信息通报给所内其他民警和警务站。
11月10日早上7点,行骗人员又在同济医院旁出现,与上次不同,行骗人员没有售卖假古董,而是扮成了算命的“和尚”。当民警布控时,这伙假“和尚”却因一辆路过的警车而躲藏起来。上午10点,这伙人再次出现,布控的民警一围而上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
经查,4名犯罪嫌疑人中,64岁的湖北黄梅人陈某负责售卖乌龟、假扮“和尚”算命,54岁的武汉人潘某等3人负责帮腔,抓捕现场查获冒充和尚所用的假僧衣、佛珠、铜钱手链、玻璃佛吊坠、手机等作案工具。审查初期,4名嫌疑人声称互不相识,企图蒙混过关。但民警细心工作,用证据揭穿嫌疑人的各种谎言。
据了解,4名嫌疑人均曾因诈骗被公安机关处理过,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