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家账再成国宝 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中华收藏网讯】1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北京接收平度农民刘元九的“农家账”,正式将他记录的2007年至2016年10年“生产生活日记账”纳入馆藏。至此,国家博物馆已分两次收藏其总计35年的家庭账本。
刘元九今年65岁,是青岛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的一个普通农民。1982年,他开始记“生产生活日记账”,其内容包括农业收入、其他收入、粮油、烟酒、机械、教育、文化、生产资料、固定资产、医疗费用、差旅费、人情往来等33个项目。他坚持家庭收支每日记账,小到花6分钱买两支冰棍,大到卖出5万元的葡萄,都被他细致地写在本上,36年从未间断。
2007年9月,国家博物馆专程派人前往平度大泽山,将刘元九1982年至2006年的家庭账本收入馆藏(本报当时曾予以报道)。此次接收2007年至2016年账本后,凑齐了一位中国普通农民整整35年的农家账本。据悉,这是国家博物馆在全国范围内收藏的唯一一本由农民自己记录的家庭账本。
“一个农民的家庭账本虽小,但以小见大,能够见证经济社会的发展。一笔一划记下的农家账,是我国农民近年来生活的真实写照。”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二部副主任张禹接过刘元九的账本后很是激动。他对刘元九说:“您或者您的后代要是再记,我们还收,记多少年收多少年!”
“交给国家博物馆后,我心里的大石头落地了,由国家保存,我放心。”刘元九自豪地告诉记者,他的账本将在不久后亮相十八大成就展览。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重磅!艺术品动产,已通过国家法律法规,抵押合同范本或出炉!速读!
- 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艺术品市场的新时代
- 2025年中国数字藏品行业发展历程、相关政策及产业链
- 国家文物局:民藏是一座巨大的宝库,未来几年或将成民间文物翻身之年!
- 重磅!古玩界最新政策来啦,马上发生的15个大变化!
- 文物唯有流通起来变现:才能让更多的人加入收藏保护行列
- 央视:各大银行艺术品抵押贷款全面试行!
- 未来3年, 艺术品市场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 大量热钱拥入艺术品市场,古董是衡量自己的经济实力重要依据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银行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报告》获通过:艺术品抵押贷款真的来了!
- 好消息!国 家文 物局明确:民间合法收藏的文物交易不受文物等级限制!
- 国家文化战略:鼓励民间收藏,实现文化兴国,让艺术市场达巅峰
- 国家战略视野下:艺术品如何成为未来储备资产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