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朝古都西安原来远不止3000岁
【中华收藏网讯】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久的一座城市,素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中学历史书告诉我们,西安建都史最早追溯到3000年前的西周。不过,近日的一个考古发现却表明,西安的建都、建城史很可能要追溯到5500年前。
最新发现改写西安历史
近日,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中发现了大型墓葬群,这是国内首次发现并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墓地。
本次发现的庙底沟文化墓葬规格基本相近,都是小型墓葬,且随葬品非常少,因此推断这批墓葬应该是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时期普通居民的公共墓地。当时的人们在营建墓葬的过程中曾经过一定的整体规划,类似于后代文献记载的“凡邦中之墓地,万民所葬地”,并可能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持。
而通过近年来在杨官寨遗址开展的考古发掘工作,考古工作人员已经基本厘清了该遗址的整体布局结构。加上本次发现的东区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无疑勾勒出了一个早期城市的雏形。如果这些推论都能得到证实,那么杨官寨遗址作为庙底沟时期关中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质必将展现无疑。如此一来,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庙底沟时期。
首次尝试DNA检测技术
杨官寨遗址位于泾渭交汇处西北约4公里的泾河北岸一级阶地上,是陕西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的一处特大型中心聚落遗址。
2015-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杨官寨遗址环壕外围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墓葬。据杨官寨考古队队长杨利平介绍,这块墓地位于杨官寨遗址东北部,发掘显示墓地总面积约9万平方米。目前总发掘面积约1967平方米,共发现该类墓葬182座,分布密度非常大,初步推测墓葬总数可能2000多座,规模空前。
2016年杨官寨考古队对这块墓地中的75座墓葬进行了清理,发现均为单人墓葬,墓主人均头朝西仰身直躺,人骨保存完整,个别墓葬的人骨附近还发现有疑似包裹的织物。
经专家初步鉴定,墓地居民在人种类型上与亚洲蒙古人种较近,死亡年龄集中在中壮年期,有少量婴幼儿遗体,但却未发现老年期遗体,男女性别比例约0.63比1,女性偏多。
考古专家将首次尝试通过DNA全基因组测序的手段,全面探索墓地中葬人之间存在的血缘关系。
出土葬品不乏时尚首饰
庙底沟文化墓葬都是小型墓葬,且随葬品非常少,仅少数墓葬出土有夹砂罐、彩陶壶、陶杯、石壁、骨珠等,但是一小部分人佩戴骨簪、陶环、石环,该类时尚现象可谓罕见。
在少数几座墓葬中还发现有以颜料块随葬的现象,通过对其中一座墓葬出土颜料的科学检测分析,可知其主要成分为赤铁矿,且经过煅烧、捣碎研磨、过筛、添加动物胶黏合成形等一系列细致的加工处理工艺,以方便保存和使用。
据介绍,考古学家根据这些随葬品推测出当时的丧葬习俗和社会文化,五千多年前的聚落中,已有能熟练使用稀有颜料的专业画师。
十三朝古都西安
西安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久的城市,远超北京。据可考的历史,西周、秦、西汉、新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朝,唐朝以及迁都西安的东汉和西晋等十三个王朝的都曾建都西安。
西安之地古属雍州,这里的黄土地即所谓韵“黄壤”,被列为最高等级“上上”,是中国大地中最早被称为“天府”的地方,在锄耕农业时代算是最好的土地条件。
此外西安“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战略位置十分显赫,在冷兵器时代实是难得的高屋建瓴之地、形胜之国。正因为如此,西安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中国的历史演变影响深远。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
- 未来3 - 5年艺术文化市场:大力推进艺术品交易中心建设,最少1000家!
- 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就要大变天了,艺术品变现将全面打通!
- 2028:书画艺术品交易市场——文化经济腾飞的引擎!
- 2025弘仁元迎春艺术品拍卖会于元月18日(上午9:30开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