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唐人街重现20年前霓虹艺术
【中华收藏网讯】悉尼市政府20年前在唐人街安设的大型光纤艺术展品——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倒挂的海碗”,时隔多年终于重归“故里”。
由于当地建筑开发工程的缘故,这一名为《天堂》的拱顶状彩光艺术作品,连同原悬于唐人街德信街的部分彩灯穹顶,在2008年至2013年期间暂别唐人街。4年前,小禧街上的14盏极具东方韵味的建筑外墙彩绘灯笼重现唐人街,随之这两组彩灯艺术展品也相继回归“故土”。
悉尼市市长克罗芙·摩尔8日表示,该大型彩灯艺术品的回归受到本土居民、游客和店铺的欢迎。她说:“唐人街是很受悉尼市民和游客青睐的观光地,那里充满了勃勃生机。多彩别致的艺术品能回归本地,让人感到无比欣慰。《天堂》、德信街彩灯穹顶,以及沿街彩绘灯笼屏所展现的别具匠心的设计,为唐人街地区的街道巷里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熙熙攘攘的城市中营造了一片宜人的环境。”
1997年,悉尼市政府首次把《天堂》悬挂在德信街与小禧街交界处,该作品由金属框架和光纤链条编织而成,位于唐人街最繁华的地段上空。德信街彩灯穹顶则为聚碳酸酯彩灯条,贯通整条德信街之上。《天堂》作品中较粗的光纤链条每小时变换一次颜色,较细的光纤链条则每10分钟就会呈现出紫、蓝、绿、黄、橘、红等色彩。与此同时,德信街彩灯穹顶的颜色则以橙色和红色交替出现在唐人街夜空,两组艺术品在每晚6点至午夜绽放绚丽光辉,并在午夜时分同时把唐人街渲染成喜庆的中国红。
来自悉尼沙利山的建筑设计师兼艺术家彼得·麦格雷格参与了本次的艺术作品回归工程。他融合中国古典建筑、神话传说、传统哲学体系等多方元素创造了这两组作品。他为艺术品的回归而感到欣慰。他说:“公众艺术旨在日常生活中创造难忘且意义非凡的瞬间和记忆。所有展品都历经了时间的考验。在这些艺术品初次亮相的年代,还没有社交媒体,也没有自拍和在线图片分享的平台,而今,所有艺术品的回归赋予其重生的机会,在完全不同的时代迎接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关注。”
据知,两组彩灯艺术展品的回归工程历时2700个小时,耗资58万澳元。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上海文物市场新政启航,民间收藏迎来黄金时代
- 这些银行收购艺术珍品!这些企业都在市场上搜刮艺术品,用来抵抗通货膨胀!
- 藏家消费习惯正在改变,未来古玩行业将向这个方向发展!
- 文化艺术品行业:政策护航,迎来黄金发展期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扶持艺术品变现:艺术品交易流程和方式,已经出来!
- 艺术品卖不掉、估不准、不敢押?破解困局的方法终于来了!
- 国 家:艺术品市场到2025年,要做到一个什么样的高度,先看先知!
- 2025弘仁元春季艺术品拍卖于04月27日(上午9:30开槌)
- 北京成为第一个艺术品变动产的试点城市!艺术品市场要腾飞了!
- 艺术是一种人格参与,玩的是精神,拼的是文化,较量的是修养!
- 文物法修订草案敲定:允许民间文物交易 准许外资拍行进入
- 紧急提醒!2025艺术品市场红利来袭,入场攻略在此
- 重大信号!国家强势入场,艺术品变现黄金时代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