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迷地铁收藏 见证天津发展
【中华收藏网讯】家住河西区大沽路社区31岁的马春林,从小就喜欢坐地铁,关注地铁建设,痴迷收集各种关于地铁的票根、乘车卡、模型、老照片、剪报等藏品,如今已近万件,是个不折不扣的“地铁达人”。
说起对地铁的着迷,马春林表示那还是他很小的时候,常去住在红桥区的亲戚家玩,“小时候就特别爱坐地铁,感觉它很神奇,能在地下穿行,而且速度很快,仿佛钻进了动画里的时光隧道,2001年老地铁停运时还有些失落呢。”2002年,家门口的一个工地引起了马春林的注意,几经打听才知道原来正是地铁1号线的建设工地,恰好从家中阳台就能看到施工现场。马春林便每天用相机拍下地铁站建设的画面,而且在14年间,2、3、6、9号线建设时,他骑行上千公里,来到工地拍摄地铁建设的情况,保留下天津地铁“成长”的一手资料。
2014年,经多方打听,马春林终于如愿拜访到天津地铁第一代设计师刘增褫老人。见到这位带了好几摞地铁资料的小“地铁迷”,94岁的刘老先生非常感动,为小马亲笔题字,鼓励他继续坚持对地铁的热爱。“老先生看着册子中的老照片,不禁想起过去的故事,我们当时修这段地铁隧道可费劲了,正赶上地震……刘老讲述了很多我从来没听说过的往事,受益匪浅。”马春林表示,他特别喜欢收集老地铁的票根、新地铁的各类乘车纪念卡、老照片、剪报等,已经有上万件“藏品”。
前段时间,地铁6号线部分车站开通,他在通车运营当天,骑着自行车沿地铁线走遍每站附近的邮局收集当日邮戳,并将这些作为礼物送给外地的朋友,告诉他们天津又有一条地铁开通了。
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国 家文 物 局九部门推动民间藏品征集,民藏文物终于被肯定了?!
- 2025年风口:艺术品从世界格局到家庭财富,文化财富浪潮将至!
- 国家出手打破艺术品市场发展围墙,政策催动文化产业升级
- 富豪大举布局艺术品市场:艺术品经济在国内势不可挡!
- 古玩艺术品成为新资产,当下也是经济市场的重要支柱!
- 世界上最好的投资品类:土地、黄金、艺术品!艺术品这座火山即将喷发!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普通人翻身的机会来了!艺术品投资真的能改变命运
- 你给藏品办理身份证和户口本了吗?备案就是为了以后方便转手变现!国家政策的推行目的就是让市场活跃起来!
- 未来5-10年:民间个人艺术品将会被企业家回收
- 2025 年艺术品市场:如何在风云变幻中寻找机遇与挑战
- 上海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揭牌:艺术品收藏新机遇来临!
- 2025年3月1日,新的文物法即将实施,开启了民间收藏新时代!
- 艺术品市场新政策激活投资热潮,收藏家迎来黄金时代!